探礦
采礦
選礦
通用
火法冶金
濕法冶金
電冶金
真空冶金
功能材料
復合材料
新能源材料
合金材料
材料加工
廢水處理
大氣治理
固/危廢處置
土壤修復
物理檢測
化學分析
力學檢測
無損檢測
失效分析
環境檢測
綜合
宋懷河,北京化工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主要研究領域:先進炭及復合材料;主要研究方向:1)瀝青基炭材料(通用級、高性能瀝青炭纖維,中間相瀝青炭微球等);2)碳納米材料(碳包覆納米金屬晶、納米洋蔥、填充納米碳管、石墨烯等;3)納米碳管及其在聚合物和炭/炭復合材料中的應用;4)儲能炭材料(鋰離子二次電池、儲氫和超級電容器材料);5)介孔炭材料。
史發年,教授,博士生導師,工學博士。1.高比容量長循環壽命鋰離子電池電極材料設計;2.納米多孔半導體光催化劑材料設計;3.廢棄生物質回收與功能化研究;4.多元金屬配位聚合物制備和結構精修。
?李雪,冶金與能源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全國有色金屬優秀青年科技獎獲得者,云南省首批“興滇英才支持計劃”入選者,云南省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2015年于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獲得博士學位,2015年至今在昆明理工大學冶金與能源學院從事研究工作。
1982年畢業湖南大學炭素材料專業,一直在湖南大學從事教學和炭石墨材料研究工作,先后獲得碩士、博士學位,曾歷任湖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材料系主任、湖南大學材料學院無機材料系主任、副院長,現為湖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兼任中國電工技術學會碳-石墨材料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金屬學會炭素材料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石墨產業發展聯盟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非金屬礦工業協會石墨及石墨材料專業委員會理事會常務理事。兼任《新型炭材料》《炭素》《炭素技術》等雜志編委。 主要從事石墨負極材料研究。
孫 毅,1986年畢業于昆明工學院有色冶金專業?,F任沈陽鋁鎂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正高級工程師,全國有色金屬行業設計大師,中文核心期刊《輕金屬》雜志副主編。中國有色金屬學會常務理事、中國金屬學會炭素材料分會副主任委員,《炭素技術》雜志編委。主要從事炭素與負極材料工藝與裝備的研發、工程設計、咨詢與承包工作。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2項,省部級優秀設計一等獎3項、二等獎3項;獲得國家授權專利48項;在國內外核心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
標題:黃啟忠
評論 (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