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礦
采礦
選礦
通用
火法冶金
濕法冶金
電冶金
真空冶金
功能材料
復合材料
新能源材料
合金材料
材料加工
廢水處理
大氣治理
固/危廢處置
土壤修復
物理檢測
化學分析
力學檢測
無損檢測
失效分析
環境檢測
綜合
李昊岳,博士后/助理教授,任職于哈工大鄭州研究院。師從李俐群、檀財旺教授,本碩博均就讀于哈爾濱工業大學大學,研究方向為異種金屬激光焊接,共發表論文21篇,其中以第一/通訊作者發表論文10篇(含Top期刊7篇,ESI熱點論文1篇);授權發明專利4項;主持國家/省部級項目2項。
胡登文,博士(后),副研究員,成都市產業領軍人才,主要從事先進激光及表面工程技術研究,發表論文32篇,專利18件,獲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排名5),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7),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科技進步一等獎(排名12),中國國際”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銀獎、銅獎(各1項),四川省金獎(2項),主持國家級項目3項,省部級及橫向10余項,累計經費超1000萬元。
電子科技大學在讀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為NiTi基形狀記憶合金電弧增材制造與激光加工。以一作或學生一作發表SCI論文3篇,申請發明專利3項(授權1項);參與國家自然基金面上項目等課題2項。曾獲國家獎學金、優秀學生特等獎學金、四川省優秀大學畢業生等榮譽稱號。
王磊磊,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副研究員/碩士生導師,江蘇省雙創博士,中國焊接學會機器人與自動化專業委員會委員,《焊接學報》青年編委。2018年6月博士畢業于華南理工大學,博士期間曾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聯合培養1年,在新加坡制造技術研究院從事博士后研究1年。主要從事激光焊接與再制造等研究,承擔國家重要飛行器的預研工作。
李坤,重慶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高性能智能增材制造實驗室(HπAM)主任,金屬增材制造(3D打?。┲貞c市重點實驗室副主任。 主要從事激光及電弧增材制造、智能3D凈成形研究,長期專注于高性能先進金屬結構材料的“材料設計-相變調控-性能優化-智能加工”四位一體化智能制造。
標題:張振林
評論 (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