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發明涉及土木工程橋梁基礎施工領域。更具體地說,本發明涉及一種混凝土咬合支護樁與主體工程樁同步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2.目前,傳統的混凝土咬合樁施工方法分為軟法和硬法。軟法施工時,通常需要設置導向墻,且ⅰ序樁混凝土需加入緩凝劑,ⅱ序樁為普通混凝土;硬法施工時,ⅰ、ⅱ序樁均采用普通混凝土,常規采用大扭矩的全套管全回轉鉆機或超大功率旋挖鉆機進行ⅱ序樁切割成孔。一般作為基坑支護時,該區域無法同步施工其他構造物,故需要在與橋梁等主體工程樁同步施工時難以適用,主要因為以下缺點:若采用軟法,緩凝混凝土的強度受環境影響的不確定性太大,質量難以控制,且受到場地主體工程樁施工設施等空間影響,難以設置導向墻;若采用硬法,常規的大型設備硬切割所需要場地較大,無法多臺設備同時作業,否則與主體工程樁施工設施等易空間沖突,且大型設備租賃費用較高。
技術實現要素:
3.本發明為了解決背景技術中的不足,提高支護樁施工效率、加快工程整體施工進度,提出一種混凝土咬合支護樁與主體工程樁同步施工方法。
4.為了實現根據本發明的這些目的和其它優點,提供了一種混凝土咬合支護樁與主體工程樁同步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5.1)根據基坑開挖深度、地質、水位及施工工藝,進行基坑支護結構設計,確定混凝土咬合樁的樁長、樁徑、配筋、咬合寬度、混凝土設計強度和內支撐等;考慮到ⅰ、ⅱ序樁均采用普通沖擊鉆機硬沖切施工,設計階段相應調大混凝土灌注樁樁徑(規范常規最大1.2m),減小咬合部分面積占已成型ⅰ序樁的面積比,結合理論計算和工藝試樁,確保樁基不被沖裂。
6.2)根據工程樁群樁的具體布置形式,先施工部分工程樁;
7.3)待該部分工程樁混凝土“成型”,達到設計強度80%后,選擇普通沖擊鉆機進行硬沖切施工,沖擊鉆機選用普通型號即可,對設備要求低,施工靠近已成型工程樁且遠離鉆孔期工程樁的ⅰ序樁,其中ⅰ序樁各鉆孔期、養護期的樁基需保持至少2倍支護樁樁徑的間距,以減小各樁基之間的施工震動影響;各鉆孔期、養護期的樁基施工時,需保持的間距取決于不同條件下相應的規范和計算分析,以不影響樁基成孔、成型質量為原則。
8.4)鉆孔、澆筑完成ⅰ序樁混凝土后,轉移鉆機的位置施工下一根滿足間距條件ⅰ序樁;
9.5)循環作業繼續施工剩余滿足間距條件的ⅰ序樁;若此期間工程樁已施工完成并成型,則施工其周邊的ⅰ序樁,待施工完所有ⅰ序樁
聲明:
“混凝土咬合支護樁與主體工程樁同步施工方法與流程”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