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實用新型涉及粉體輸送設備領域,具體涉及旋轉給料閥。
背景技術:
2.在現有技術中,旋轉給料閥是氣力輸送設備中關鍵的零部件,給料閥的上端往往與進料斗連接,工作時旋轉葉輪在給料閥的腔體內旋轉,進料斗內的物料落入到給料閥腔體內旋轉的旋轉葉輪時,被旋轉葉輪快速的撥到下端的出料口處,出料口處連接高壓的輸送管道,對物料進行高壓氣力輸送,但是由于其下端的出口處接有高壓氣源,一部分高壓氣體很容易隨著到旋轉葉輪的轉動進入到給料閥的空料側,從給料閥出料口向上噴出,進而將料斗內的物料頂起影響正常下料,叫“返風”。
3.旋轉給料閥能夠實現對物料的高效率連續輸送,但是在正壓輸送系統中反氣量較大,物料無法順利進入下游設備,僅適合在重力落料和負壓輸送的工況下是使用,因此需要旋轉給料閥,能夠減少了反氣量,平衡閥體內的氣壓。
技術實現要素:
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旋轉給料閥。
5.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6.旋轉給料閥,包括支架,所述支架頂部外壁設置有殼體,殼體內壁設置有分料機構,殼體一側內壁設置有平衡管,殼體頂部外壁開設有進料口,進料口內壁設置有逃氣倉,逃氣倉頂部內壁兩側設置有連接法蘭,連接法蘭固定有連接管,連接管與平衡管相連接,殼體一側內壁設置有清理組件,分料機構上設置有兩組以上震動組件,逃氣倉頂部內壁設置有進料套筒,進料套筒的底部靠近逃氣倉的底部,殼體底部內壁開設有出料口。
7.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分料機構包括鷹嘴機構、計數器、電機減速機、葉輪和轉動桿二,轉動桿二轉動連接于殼體一側內壁,葉輪設置于轉動桿二外壁。
8.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葉輪兩端設置有端蓋,計數器設置于其中一個端蓋的頂端,電機減速機設置于支架頂部外壁,電機減速機的輸出軸通過傳動鏈輪與轉動桿二相連接。
9.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鷹嘴機構位于殼體一側內壁且低于進料口,出料口內壁開設有出料管,出料管內壁設置有噴射器。
10.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清理組件由轉動桿一、刮板、毛刷和存納槽組成,存納槽開設于殼體斜上方的一側內壁,轉動桿一轉動連接于存納槽一側內壁。
11.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刮板為弧形設置于轉動桿一外壁,毛刷為傾斜狀設置于存納槽頂部內壁。
12.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
聲明:
“旋轉給料閥的制作方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