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發明涉及垃圾資源化利用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垃圾焚燒前置破碎裝置
背景技術:
2.垃圾焚燒,一般爐內溫度控制在高于850℃,焚燒后體積比原來可縮小50-80%,分類收集的可燃性垃圾經焚燒處理后甚至可縮小90%。焚燒處理與高溫(1650-1800℃)熱分解、融熔處理結合,可進一步減小體積。
3.垃圾焚燒已成為循環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另外,在廢棄資源和廢舊材料回收利用加工過程中,不但解決了資源短缺問題,同時降低了垃圾排放,正可謂“一舉兩得”。
4.在垃圾焚燒前需要對垃圾進行破碎,先常用雙軸破碎機對垃圾進行粉碎。長時間使用后,滾軸上的刀頭磨損較為嚴重,此外,由于垃圾中存在一些腐蝕物質,對滾軸的破碎刀頭也存在一定的影響。大大影響了破碎機的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要素:
5.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垃圾焚燒前置破碎裝置,包括上料機構、破碎機構以及下料機構,其中上料機構和下料機構均為傳送帶,廢料經過上料機構進入破碎裝置中,破碎后的垃圾進過下料機構排出,所述破碎裝置包括箱體、驅動電機以及傳動齒輪,在箱體中設置有兩個滾軸,滾軸上安裝有錘片用于垃圾破碎,傳動齒輪分別設置在滾軸上,驅動電機帶動滾軸以及傳動齒輪轉動,傳動齒輪使兩個滾軸保持聯動,每個滾軸上均間隔設置環形的定位槽,在定位槽的兩側分別設置有環形的固定翅片,在錘片設置有螺孔,所述錘片位于定位槽中,且固定翅片上也設置有螺孔,用穿過固定翅片以及錘片的螺釘將錘片固定在兩個固定翅片之間;其中固定翅片與滾軸為一體成型結構,每個錘片由上下兩個分體組成,兩個分體呈中心對稱結構。
6.進一步的,所述錘片的邊緣處均勻設置有四個鋸齒,在箱體內部也設置有均勻設置有鋸齒片,鋸齒片位于相鄰兩個錘片之間的間隙中。
7.進一步的,同一滾軸上,錘片沿軸心逆時針或者順時針旋轉45
°
后,軸向平移后與相鄰錘片重合;錘片沿軸心旋轉0
°
或者45
°
后與不同滾軸上的相鄰錘片在垂直軸心的平面上投影呈中心對稱結構。
8.進一步的,錘片上的螺孔徑向長度為螺栓長度的1.5~2倍。
9.進一步的,所述錘片的厚度在徑向由里到外逐漸增大;相鄰的兩個固定翅片間的間隙在徑向上保持不變。
10.從上述技術方案可以看出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破碎機構可以對錘片進行拆卸更換,當使用一段時間后,錘片出現磨損時,只需要拆下螺絲便可以
聲明:
“垃圾焚燒前置破碎裝置的制作方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