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實用新型屬于爐渣回收再利用技術領域,具體涉及鋅熔煉自動化爐渣處理回收系統。
背景技術:
2.鋅熔鑄在較好的情況下所得浮渣有3~5%,有時還要多,這種浮渣一般含鋅在85%左右。通常處理浮渣的方法有濕法和干法。濕法是將浮渣冷卻后用球磨分離金屬鋅粒與氧化鋅,分離出來的金屬鋅粒,或者單獨熔化鑄錠,或者與陰極鋅一起熔化鑄錠,球磨后的泥漿以沉清法分離固液體,回收氧化鋅。干法是將浮渣送入干式球磨機,此球磨機系有孔殼,殼的四周有圓筒形篩網,球磨機與水平線略成傾斜,物料裝入其中后由高端向低端移動,浮渣的大塊在球磨機內被破壞,金屬鋅與氧化鋅分開。這樣的金屬鋅的大粒由球磨機的下部軸頸排出,細小金屬鋅粒和氧化鋅一起落入下面的篩網,此篩網又分開金屬鋅粒(大于60目)與氧化鋅(小于60目)。
3.無論是濕法還是干法,最后得到的金屬鋅粒都是直接返回熔鑄爐鑄成鋅錠,但是從球磨機出來的鋅粒,有很大一部分的較細金屬顆粒粘附有大量的氧化鋅,在重新熔煉時易氧化再次形成浮渣,造成回收率低,并且重復冶煉增加熔鑄電耗。分離后的氧化鋅中還存有大量細小的金屬顆粒沒有得到再利用,從而造成浪費。
4.現有的爐渣回收處理是將熔爐中的爐渣經人工用扒出,在此扒渣過程中,在扒出爐渣的同時,容易將鋅液一并帶出,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多次扒渣后的爐渣經收集自然冷卻后,人工轉運到專用的爐渣處理場地進行處理回收,在此過程中,轉運、傾倒飛出的鋅灰會對環境造成污染,并且爐渣同樣會被其他物料造成二次污染。
技術實現要素:
5.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鋅熔煉自動化爐渣處理回收系統,旨在解決背景技術中所提出的問題。
6.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
7.鋅熔煉自動化爐渣處理回收系統,包括支撐平臺、設置于熔煉爐中的鋅渣自動耙出機、設置于所述支撐平臺上的輸送機構、第一篩分機構、破碎機、第二篩分機構、鋅灰回收料斗、金屬顆?;厥樟隙?、自動化控制裝置;
8.所述鋅渣自動耙出機與所述輸送機構的一端連接,所述第一篩分機構與所述輸送機構的另一端連接;
9.所述第一篩分機構有兩層篩網,包括第一粗濾網、第一細濾網,經過第一粗濾網過濾出的粗顆粒直接落入所述金屬顆?;厥樟隙分?,第一粗濾網與第一細濾網之間的中顆粒落入所述破碎機內,通過第一細濾網的細顆粒直接落入所述鋅灰回收料斗中;
10.所述破碎機的出料口與所述第二篩分機構的進料口連接;
11.所述第二篩分
聲明:
“鋅熔煉自動化爐渣處理回收系統的制作方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