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術涉及軸套應用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反應釜攪拌軸固定裝置。
背景技術:
2.目前,在化工生產以及實驗操作過程中經常會用到反應釜等攪拌裝置,部分反應釜內設置有長軸攪拌軸,攪拌軸的底部會安裝軸套以固定攪拌軸。
3.但現有的軸套通常與反應釜固定設置,拆裝不方便,為了將磨損軸套取出以更換新的耐磨軸套,需要拆除攪拌軸,操作繁瑣。
4.此外,現有的軸套在使用過程中,攪拌軸與軸套之間的間隙容易積存物料固化,嚴重影響軸套使用壽命,并且由于軸套拆裝困難,對實際生產或是實驗進行造成一定的影響。
技術實現要素:
5.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反應釜攪拌軸固定裝置,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現有的軸套需要拆除攪拌軸才能更換新的軸套,操作繁瑣、拆裝不方便的技術問題。
6.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反應釜攪拌軸固定裝置,包括:第一固定件,形成有第一槽部;
7.第二固定件,形成有第二槽部;所述第一槽部與所述第二槽部相互面對設置,反應釜內的攪拌軸穿設于所述第一槽部與所述第二槽部之間;
8.固定組件,與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可拆卸連接,以使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環抱所述攪拌軸。
9.在上述技術方案中,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均具有弧形板結構,并且第一固定件的開口朝向所述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的開口朝向所述第一固定件,以在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之間形成穿設空間;
10.所述穿設空間的形狀與所述攪拌軸形狀適配。
11.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進一步地,所述固定組件包括固定軸套,所述固定軸套套設于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的外部,以將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固定于所述固定軸套與所述攪拌軸之間。
12.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進一步地,所述固定軸套包括:主體部,所述主體部套設于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的外部;
13.所述主體部的內壁面形成有限位凸起;
14.所述第一固定件與所述第二固定件之間形成間隙,所述限位凸起位于所述間隙內。
15.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進一步地,所述固定組件還包括:
16.第一壓緊件,與所述固定軸套可拆卸連接;所述第一壓緊件設置有第一壓緊部,所述第一壓緊部設置于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的上方;
17.第二壓緊件,與所述固定軸套可拆卸連接;所述第二壓緊件設置有第二壓緊部,所
述第二壓
聲明:
“反應釜攪拌軸固定裝置的制作方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