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實用新型涉及攪拌裝置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絮凝劑溶液攪拌裝置。
背景技術:
2.在鉆孔灌注樁、地下連續墻、頂管、泥水盾構等常規巖土工程中,泥漿以其優良的護壁、攜渣等作用和廉價易獲取等優勢而被廣泛使用。但施工過程中會不可避免的產生大量廢棄泥漿,這些泥漿含水量高、細顆粒含量高,處理不好很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對泥漿的處理通常會用到絮凝劑對其進行初步脫水,將絮凝劑輸送到攪拌罐中,攪拌配置出絮凝劑溶液,再將絮凝劑溶液與泥漿混合,進行脫水,但在絮凝劑溶液的配制過程中,向攪拌罐中加入絮凝劑干粉時,經常會出現分散不均勻的現象,局部的絮凝劑溶解顆粒大,溶解緩慢,未能使絮凝劑干粉充分溶解,導致后期與泥漿混合時也無法使絮凝劑溶液與泥漿充分混合均勻,進而導致泥漿中的水分無法完全分離,達不到絮凝的目的。
技術實現要素:
3.針對上述絮凝劑干粉加入攪拌罐時會分散不均勻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能夠對絮凝劑進行分散加入攪拌罐的絮凝劑溶液攪拌裝置。
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以下技術方案:一種絮凝劑溶液攪拌裝置,包括攪拌罐,攪拌罐頂部安裝有加料組件,加料組件包括儲料容器,儲料容器的底部設置網狀結構。加料組件的儲料容器用于暫時儲存絮凝劑干粉,絮凝劑干粉通過網狀結構的小孔進入攪拌罐中,因為小孔能同時通過的絮凝劑干粉有限,能夠控制絮凝劑干粉的加料速率,而且絮凝劑干粉在不同位置加入的總量是近似的,避免了傾倒絮凝劑干粉時產生的堆積、不均勻的情況。
5.優選地,攪拌罐的頂部設置隔板。隔板用于封閉攪拌罐。
6.優選地,隔板包括兩個半圓形板,兩個半圓形板分上下兩層布置,兩個半圓形板均可以繞圓心旋轉。半圓形板交錯時可以起到封閉的作用,在加料工作時,兩個半圓形板重疊并且繞圓心旋轉,保證加料的進行。
7.優選地,攪拌罐的底部設置電機。電機設置在底部既可以保證軸向轉動攪拌溶液,又能避免干涉加料過程。
8.優選地,電機的頂部連接攪拌軸,攪拌軸上安裝有螺旋攪拌葉片。普通的攪拌葉片只能實現局部攪拌,絮凝劑干粉容易堆積在底部,造成上下分層,底部濃度高;使用螺旋攪拌葉片攪拌能夠實現溶液和干粉上下循環流動混合,實現絮凝劑充分溶解。
9.優選地,儲料容器為漏斗形。漏斗形的儲料容器便于粘性大、濃度高的絮凝劑干粉出料。
10.優選地,攪拌罐的頂部側壁設置進水口,攪拌罐的底部的側壁設置出液口,進水口和出液口
聲明:
“絮凝劑溶液攪拌裝置的制作方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