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煤礦井下毛煤脫水處理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井下毛煤脫水處理工藝。背景技術:隨著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煤炭仍然是我國第一大能源來源,隨著開采深度加大和大型礦井開采工作的推進,煤礦井下涌水對開采生產的影響越來越受到關注。從目前國內井下原煤脫水系統情況來看,主要配合水力采煤工藝來進行設計,實現煤泥在采區內脫水回收,煤水在采區內凈化后全部閉路循環復用,徹底取消煤水提升系統和地面脫水系統,一方面提高水的循環利用,一方面原煤水分減少后,減少了原煤在運輸過程中的下滑跑貨,放貨時堵罐嘴現象。提高了原煤的運輸能力及產量,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同時減輕了工人的勞動強度。針對綜采工藝而言,井下原煤脫水系統已在多個煤礦井下投入使用,如巴彥高勒煤礦、濟寧三號煤礦和門克慶煤礦等,調研得知多數煤礦井下并沒有設計細煤泥煤水分離回收工藝,煤泥水需自然沉淀后人工清理,自然沉淀需要大面積采空區,耗時耗力耗費大量空間,沒有實現煤泥水閉路循環,而且隨著開采的進行水量增大,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因此,有必要針對以上缺點開發出一種新型的井下煤水分離處理工藝。技術實現要素:鑒于現有井下原煤煤水存在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種井下毛煤脫水處理工藝,用于有效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尤其是針對細煤泥處理難,時間長,占地面積大,處理成本高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一種井下毛煤脫水處理工藝,毛煤經一級直線振動篩分級后,篩上物料送入井底煤倉,篩下末煤再經二級直線振動篩和脫水后,篩上物料入井底煤倉;篩下煤泥水經三級振動弧形篩和三級高頻篩脫水后,粒徑大于0.5mm的物料送入井底煤倉,篩下煤泥水經過斜板高效濃縮機濃縮沉淀,底流經壓濾機回收后細煤泥返回原煤,濃縮沉淀后的溢流進入水倉,實現煤泥分級回收。本發明進一步的改進在于,一級分級脫水篩為直線振動篩,采用棒條式篩板。本發明進一步的改進在于,一級分級脫水篩的振動方式為激振器,激振加速度≥4g,雙振幅為9~12mm。本發明進一步的改進在于,二級分級脫水篩為直線振動篩,采用不銹鋼條縫篩板。本發明進一步的改進在于,二級分級脫水篩的雙振幅為9~12mm。本發明進一步的改進在于,斜板高效濃縮機的入料粒度0~0.35mm,底流濃度為150-300g/l。本發明進一步的改進在于,壓濾機為板框式壓濾機。本發明進一步的改進在于,板框式壓濾機入料濃度為150
聲明:
“井下毛煤脫水處理工藝的制作方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