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熱電材料
技術領域:
,具體涉及一種cu1.8s基多晶-非晶金屬復合熱電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當前的經濟和社會體系非常依賴各類不可再生燃料,例如石油、煤炭、天然氣等,它們的燃燒會引起一些次生的環境污染問題,嚴重影響了人類如今以及未來的發展。因此,全球對于節能和能源管理的需求不斷增長,引發了人們對具有環境安全性的新型能源材料的興趣。新能源材料能夠對不可再生能源難以被完全利用的多余能量進行二次利用,例如熱電材料。熱電材料又稱溫差電材料,是一種能夠利用固體內部載流子和聲子的輸運及其相互作用將熱能轉換為電能的新能源功能材料。熱電材料的轉換效率優劣是通過無量綱熱電優值zt來表征的,zt值可表示為:zt=σs2t/κ,其中s是seebeck系數,σ是電導率,t是絕對溫度,κ是熱導率。具有商業應用價值的熱電材料需要大的seebeck系數來保證電壓輸出,需要高的電導率來降低焦耳熱的耗散,并且需要低的熱導率來維持材料兩端的溫度差。隨著熱電材料研究領域的快速發展,各種性能良好的熱電材料諸如bi2te3、pbte、pbs、si-ge合金、gete等成為具有較大應用前景的半導體材料,但由于這一系列材料在合成過程中需要使用稀貴金屬元素或是有毒元素,因而阻礙了當前綠色高性能熱電材料的發展。因此研究廉價、環保、可工業化生產的高性能熱電材料至關重要。cu1.8s材料是一類本征的p型半導體,其具有合適的禁帶寬度(1.2ev),因此早期作為薄膜太陽能電池和光電子器件而為人們所熟知。近年來其復雜的晶體結構和具有發展潛力的熱電性能使得該化合物重新引起科學家們的關注。cu1.8s具有兩種不同的晶體結構:低溫(<364k)六方相(r3-mh)和高溫(>364k)立方相(fm3-m)。較為特殊的是其高溫相結構:cu2+圍繞s2-組成的面心立方亞晶格,并且cu2+具有較高的遷移率就如同在熔融態或者溶液中一樣。cu1.8s中存在銅空位,在能帶中形成大量導電空穴使得cu1.8s表現出極好的導電性,此外由于組成該化合物的cu和s元素豐富、成本低、環境友好等特點,cu1.8s成為了一種潛在的具有商業化應用價值的熱電材料。但是cu1.8s體系材料具有較高的熱導率,且seebeck系數偏低,使得其熱電性能還具有較大的提升空間,還不能實現商業化應用和工業化生產。因此發明人通過大量的研究得出了一種能
聲明:
“Cu1.8S基多晶-非晶金屬復合熱電材料及其制備方法與流程”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