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固體廢棄物再利用領域,具體涉及鎂質用后耐材生產轉爐鎂球的方法。
背景技術:
:用后耐材一般來自于工業高溫設備在維修和拆除時所產生的廢棄耐材,若經過揀選、分類和特殊的工藝處理后能夠獲得價值很高的再生原料。我國各行業每年消耗耐材約2500萬噸,產生用后耐材約1000萬噸,用后耐材占耐材總消耗量的40%。目前,對用后耐材的利用基本上是簡單破碎后外售或作為低檔耐材原料使用,很多有價值材料的利用率大大降低?,F有技術中,特開2002-241181公開了采用用后耐材的粗骨料生產不定形耐火材料預制塊的方法,將用后耐材破碎磁選后,將5-60mm的粗骨料30-55%加入到模具中,然后加入泥漿填充骨料之間的空隙,泥漿包括耐火細粉、硬化劑和分散劑;jp2003207802公開了鋼廠用后耐材有效利用的方法,鋼廠內配備破碎和篩分設備,將各種用后耐材破碎、分級,一部分用于生產再生耐材,返回到鋼廠使用,一部分用于煉鋼精煉的副原料,剩余部分用于建筑材料;jp2003212667公開了回收用后耐材的工藝,將用后耐材分成工作層和非工作層,破碎后的材料按預定要求分成各種材料和粒度,對于分級后的材料按照材料和粒度要求,有選擇地生產新的耐火材料;jp2005179130公開了一種采用用后不定形耐材生產濕式噴射料的方法,采用10-75%用后鋁鎂不定形耐材,在鋼包襯使用過程中已經形成了尖晶石,含有3-20%的mgo,對用后耐材進行破碎和粒度控制,再生料生產時添加一些氧化鋁;jp2007204316公開了一種采用用后耐材生產不定形耐材的方法,采用用后透氣磚生產具有良好抗剝落性和抗侵蝕性的不定形耐材,并破碎調整粒度;jp2008115065公開了一種處理用后氧化物基耐材的技術,以用過的氧化鎂、鎂鋁尖晶石和氧化鋁耐材為部分或全部原料,合成鎂鋁氧氮化物。上述專利文獻中,有些技術較為籠統,沒有涉及關鍵技術,有些技術缺乏實用性。用后耐材作為價格低廉的再生資源,如何在處理工藝上進行突破和革新,再利用為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產品是重要的發展方向。轉爐鎂球屬于冶金輔料而非嚴格意義上的耐火材料,其使用要求不高且用量較大,使用鎂質用后涂料生產轉爐鎂球可大大提高用后耐材的返生產利用率,有利于用后耐材“零廢棄”目標的實現。技術實現要素:為解決現有技術中用后耐材利用率低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鎂質用后耐材的用途,用于生產濺渣護
聲明:
“鎂質用后耐材生產轉爐鎂球的方法與流程”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