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環保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干污泥破碎裝置。背景技術:常規的污泥焚燒處理工藝中,污泥直接倒入料倉,再通過輸送設備送入焚燒爐。大塊成形的污泥經常堵料,使輸送的效率低下,因此常需要對其進行粗破碎處理。在料倉底部直接連接破碎機,易造成其負載波動性過大。為防止破碎機超負載而停止運轉,需要均衡上料速度;而在料倉及破碎機之間增加輸送機來實現均勻給料,又存在設備占地面積大、耗能高等缺陷。其次,進料時污泥硬度不一,破碎效果參差不齊,過硬物料會造成破碎裝置受損,降低使用壽命;污泥成分多樣,化學性質不同,破碎過程中隨著相互摩擦,導致破碎室內溫度驟升,極易造成火災等。此外,大塊成形的污泥含水率仍然較高,破碎輥輪的表面極易粘附物料,降低破碎效率。不對輥輪定期清掃,會導致輥面物料堵塞,增大破碎阻力,若要實現相同的破碎效果則需增大能耗。綜上,干污泥破碎過程中存在進料控制難度大、出料容易堵塞,輥齒極易損耗,破碎室易發生燃燒事故,環境污染揚塵等問題。技術實現要素: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干污泥破碎裝置,以解決相關技術中存在的污泥破碎機進料不暢、出料易堵的問題。根據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干污泥破碎裝置,包括殼體、供料單元、進料單元、破碎單元、清堵單元和出料單元,所述供料單元給所述進料單元供給干污泥,所述進料單元安裝在所述殼體的上端,所述進料單元將所述干污泥傳遞給設置在其下方的所述破碎單元,所述破碎單元和清堵單元位于所述殼體內,所述破碎單元對所述干污泥進行破碎,所述破碎單元下方設置所述清堵單元,所述殼體的底端上設置所述出料單元,破碎的干污泥從所述出料單元排出。進一步地,所述的干污泥需先經過分揀預處理,除去夾雜的大塊石塊、鐵塊和木塊;再經脫水處理,使其含水率為30~50%,粒徑為500~800mm后進入所述供料單元。進一步地,所述供料單元包括給料機、緩沖倉及位置傳感器,所述位置傳感器用于采集所述緩沖倉內的干污泥位置信息,并傳遞給所述給料機,所述給料機將所述緩沖倉內的干污泥給料至所述進料單元。進一步地,所述的進料單元位于所述殼體頂端,其上部連接有供料單元的緩沖倉,下部設有破碎單元;進料口的尺寸為(800×800~1000×1000)mm。進一步地,所述破碎單元包括兩個橫向對稱放置相向轉動的輥輪;所述輥輪的輥面上有可拆卸的齒板,齒板上焊接有破碎齒,兩個所述輥輪上的破碎齒相咬合,形成破碎區。優選地,所述的
聲明:
“干污泥破碎裝置的制作方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