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金屬礦山綜合利用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金屬礦山采掘廢石綜合回收工藝。背景技術:我國是礦產資源大國,也是礦業大國。在金屬地下礦山建設與采礦期間產生的低品位圍巖(本申請中簡稱為采掘廢石)大量堆存,不僅造成含有的低品位金屬硫化礦物的大量浪費,而且對環境造成巨大的破壞,增加安全生產的壓力。隨著我國社會建設的大規模和高速度發展,建筑用砂石的需求旺盛,傳統的大量開采天然砂導致了嚴重的生態破壞,天然砂開始限制開采,因此機制砂將獲得大量生產,但是傳統的劈山炸石制砂引發的環境、安全問題非常突出。我國金屬地下礦山圍巖成份大多是碳酸鹽、花崗巖型,主要成分為石灰石、方解石、石英石、少量長石等非金屬礦物,因此采掘廢石具有天然可利用的條件,但由于經濟價值相對較小,產量大、成分復雜、難處理,所以造成目前國內外尚未有開發利用的生產案例。金屬地下礦山采掘廢石中含有少量的金屬礦物,這些金屬礦物主要以金屬硫化礦的形式存在。目前急需一種工藝,能夠通過分離富集這些金屬硫化礦,既可以得到可經濟利用的金屬硫化礦,又可以脫除廢石中的硫元素,獲得重金屬和折合的三氧化硫含量都能滿足建筑用砂石標準的廢石。技術實現要素: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點和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金屬礦山采掘廢石綜合回收工藝。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金屬礦山采掘廢石綜合回收工藝,包括以下步驟:s1.預處理制粒:將金屬礦山采掘廢石破碎,并篩選得到粗粒、細粒和微細粒級物料;將微細粒級物料作為井下充填料使用,其余物料備用;s2.選別:將粗粒通過光電選礦方式分選出金屬礦石和廢石,分選出的廢石加工為建筑用碎石;將細粒級物料通過重力選礦方式分選出金屬礦石和廢石,分選出的廢石備用;以上兩種方式分選出的金屬礦石合并后送入礦廠進行加工處理;特別的,所述建筑用廢石粒徑優選為+10mm以上,通過光電選礦方式分選出的廢石加工成建筑用碎石過程中,粒徑為-10mm的物料可以進入步驟s3中進行制砂。s3.制砂整形:將通過重力選礦分選出的廢石經砂粒整形和篩分,加工成建筑用石粉、細砂和粗砂。進一步地,所述粗粒級物料的粒度大小為(+15-26)mm,所述細粒級物料的粒度大小為(+1-6)mm,所述微細粒級物料的粒度大小為-1mm以下。進一步地,所述采掘廢石的粒度≤500mm,其中硫平均含量>0.5%。具體地,步驟s1中所述預處理制粒階段采用兩段兩閉路的破碎洗礦篩分流
聲明:
“金屬礦山采掘廢石綜合回收工藝的制作方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