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機械加工廢液再生利用方法,屬于機械加工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在現代機械加工、切削過程中,由于金屬切削液具有冷卻、潤滑、清洗和防銹的功能使其成為機械加工、切削過程中不可缺少的輔助材料。但金屬切削液也是一種危險化學品,經過一段時間使用后的金屬切削液,其功效降低,甚止變質的廢切削液為高污染廢液,按環保要求不能直接排放,必須統一回收處置。研究表明,廢切削液(黑色夾雜著機械雜質并散發霉臭味的半乳化狀液體,呈弱堿性,pH值為8)中除混入的機械雜質外,相對于原液,只有20%左右的有效成份變質失效,其中80%以上的有效成份并沒有完全被利用而留在廢液中,如果能將廢金屬切削液中可利用成份經過適當的技術處理后再回收利用,不僅能減少資源浪費,還能降低廢金屬切削液對環境的危害,因此,研究廢金屬切削液回收利用,對資源的循環利用和環境保護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近年來,國內外對于廢金屬切削液的研究,文獻報導的主要有化學氧化降解,生物降解,絮凝劑絮凝,提取有效成份后生物降解,超濾與納米膜過濾技術以及廢切削液回收處理裝置等[1-6]。但以上方法在實際應用中,對于既混入機械雜質又含有成份復雜的高濃度有機物的廢金屬切削液,化學降解工藝路線長、成本高,降解效率低。生物降解因廢液成份復雜,同時廢液中又含有可使微生物中毒的胺類等物質,使預處理過程復雜,整個降解過程成本高。絮凝劑絮凝法僅對廢液中懸浮顆粒物起凝聚作用,而對化學有害物的降解效果不明顯,達不到降解的目的。超濾技術降解效果好,但設備價格貴,高濃度有機廢液濾膜使用周期短,維護與運行復雜、成本高。目前文獻報導的廢金屬切削液處理技術大多未能實現廢水的零排放,環境風險依然存在。文獻檢索:機械加工廢液再生利用方法申請號:201210393254.5摘要:機械加工廢液再生利用方法,屬于機械加工技術領域。該工藝采用下述步驟為:a、廢液注入儲存罐中,進行靜態分離,沉淀去機械雜質及機械油;b、處理后廢液再經過過濾裝置,進入電控加溫罐,溫度控制在100℃,在PH<5條件時,加入1-10%的雙氧水添加劑;c、處理后廢液通過活性碳過濾裝置進行二次過濾,去除乳狀油;d、處理后廢液進入凈化罐,并添加添加劑再進行檢測,使處理后廢液達到指標要求,達標廢液加溫40-60℃一小時,靜置冷卻。對機械加工用的切削廢液進行再生利用,完全消除廢液污染,通過濾清分離等工藝,除剩余少量的鐵屑集中
聲明:
“廢金屬切削液回收利用方法與流程”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