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廢水處理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礦山酸性廢水處理工藝。
背景技術:
礦山酸性廢水(amd)來源于礦山在開采、運輸、廢石排放、尾礦貯存過程中經空氣和菌的氧化作用形成含有硫酸鹽、重金屬離子的液體,主要特點為ph低、含高濃度的硫酸鹽和可溶性重金屬離子,amd的排放會對環境造成極大的危害,amd進入河流會污染河流,威脅水生生物的生產,同時還會造成地下水的污染,我國大部分煤炭和采礦工業區,都面臨嚴重的礦山酸性廢水的污染問題。
目前,通常處理方法為石灰乳中和法,使得重金屬離子以氫氧化物沉淀出來,此法操作簡單,易實現重金屬分離,但石灰用量較大,進而增高了處理成本,重金屬去除率較低,同時,產生大量廢渣,給環境帶來潛在的再污染風險。
有關研究表明,利用硫酸鹽還原菌通過異化硫酸鹽的生物還原反應,將硫酸鹽還原為h2s,并利用某些微生物將h2s氧化為單質硫,產生的硫化物與重金屬結合為金屬硫化物沉淀。其中,cn106495390b公開了一種酸性廢水的處理方法,其在酸性廢水中加入預處理劑進行攪拌0.8h,攪拌轉速為70r/min,靜置3.5h后,升溫至36℃,加入硫酸鹽還原菌發酵液,密封發酵至cod濃度為1.5g/l,過濾,獲得固形物與濾液。
但是由于硫酸鹽還原菌在處理過程中,重金屬的毒性及水中cod含量對硫酸鹽還原菌的抑制問題尤為突出,進而影響重金屬去除率,不利于硫酸鹽還原菌在處理礦山酸性廢水實踐中的應用。因此,急需一種能夠適應礦山酸性廢水處理的工藝。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礦山酸性廢水處理工藝。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礦山酸性廢水處理工藝,包括如下步驟:(1)生物吸附:將礦山酸性廢水通入生物吸附池中進行生物吸附,所述生物吸附池中投加剩余污泥,所述剩余污泥中的優勢菌種為復合硫酸鹽還原菌;
(2)沉淀:將生物吸附池中的泥水混合物輸送至沉淀池進行沉淀處理;
(3)培養:將沉淀污泥輸送至培養池,上清液則輸送至ro工藝處理,并將酸化池中的混合物輸送至培養池;
(4)二次沉淀:將培養池內的混合物輸送至二沉池進行分段沉淀,分為上層清水層、中層污泥層和底部沉渣層;
(5)超濾:二沉池中部設置排泥管,將二沉池中上層清水層和中層污泥層的泥水混合物輸送至超濾裝置進行超濾處理,并將超濾透過液輸送至所述ro工藝,超濾濃縮液輸送至生物吸附池;
進一步地,所
聲明:
“礦山酸性廢水處理工藝的制作方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