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污水處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基于UBF(Unpowered biofilter,無動力生物濾池)的無動力污水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生活污水排放已成為中國居民用水的主要污染源,生活污水處理是當前和今后很長一段時期內水環境保護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城市污水處理已初具規模,但農村污水處理卻剛剛起步。相對于城市,很多地區的農村普遍存在農戶居住分散的問題,在這樣的地區進行污水處理,個別農戶的污水無法進行集中收集處理。而單戶的生活污水具有水量小、不穩定等特點,傳統的生化處理方式根本無法適用。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無動力污水處理裝置,不需要任何動力,結構簡單,占地面積小。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無動力污水處理裝置,包括相鄰設置的第一沉淀池、生物接觸池、第二沉淀池和生物過濾池。第一沉淀池中設置進水管,用于將污水導入第一沉淀池的底部;生物接觸池中設置第一導水管,用于將經第一沉淀池沉淀后的上清水(未處理的水由池子底部上升,在上升過程中沉淀或被凈化后的水浮在液面,稱為上清水)導入生物接觸池的底部;第二沉淀池中設置第二導水管,用于將經生物接觸池中的生物填料凈化后的上清水導入第二沉淀池的底部;生物過濾池中設置第三導水管和出水管,第三導水管用于將經第二沉淀池沉淀后的上清水導入生物過濾池的底部,出水管用于將經生物過濾池中的生物濾料凈化后的上清水導出。
進一步地,所述裝置還包括與第一導水管上端相連的溢流堰。
進一步地,所述生物接觸池中的生物填料為辮帶式水處理填料,由以0.10m 為間距均勻分布的0.7m×0.39m×0.49m的聚氯乙烯塑料架構成。
進一步地,生物過濾池中的生物濾料為火山巖生物濾料。
進一步地,所述無動力污水處理裝置完全埋于地下。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提出的無動力污水處理裝置主要由相鄰設置的第一沉淀池、生物接觸池、第二沉淀池和生物過濾池構成。未經處理的污水經第一沉淀池初步沉淀、生物接觸池初步凈化、第二沉淀池再次沉淀和生物過濾池的凈化處理得到凈化。每個處理池均基于上流式污泥床過濾器原理,所述裝置不需要任何動力,結構簡單,占地面積小,運行費用低,特別適用于單個農戶。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種無動力污水處理
聲明:
“無動力污水處理裝置的制作方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