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要求
1.礦山生態修復用填坑裝置,包括主體(1)和壓土裝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體(1)的內部設置有壓土裝置(2),所述主體(1)的左側外壁固定連接有推把(3),所述主體(1)的底部四角設置有移動輪(4),所述主體(1)的右側外壁固定連接有連接塊(5),所述連接塊(5)的底部固定連接有液壓缸(6),所述液壓缸(6)的底部固定連接有U型板(7),所述U型板(7)的頂部設置有松土輪(8),所述U型板(7)的頂部且位于液壓缸(6)的左側固定連接有連接桿(9),所述主體(1)的底部內壁固定連接有推動氣缸(10),所述推動氣缸(10)的右側固定連接有推土板(11),所述主體(1)的底部外壁且位于移動輪(4)的右側固定連接有支撐桿(12),所述支撐桿(12)的右側固定連接有拉伸彈簧(13),所述拉伸彈簧(13)的右側固定連接有槽塊(14);
所述壓土裝置(2)包括轉動電機(201),所述轉動電機(201)的一側轉動連接有轉動軸(202),所述轉動軸(202)遠離轉動電機(201)的一端轉動連接有轉動輪(203),所述轉動輪(203)的外壁傳動連接有皮帶(204),所述主體(1)的左側內壁固定連接有鉸接支座(205),所述鉸接支座(205)的右側活動連接有弧形桿(206),所述弧形桿(206)的外壁固定連接有轉動環(207),所述弧形桿(206)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壓土板(208),所述主體(1)的底部開設有通口(209)。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礦山生態修復用填坑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體(1)的右側外壁開設有限位槽,所述連接桿(9)的左側固定連接有限位塊,且限位塊的外壁與限位槽滑動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礦山生態修復用填坑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體(1)的右側開設有供推動氣缸(10)活動的通孔。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礦山生態修復用填坑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塊(14)的右側與推土板(11)的左側固定連接,所述槽塊(14)的左側與支撐桿(12)的右側相接觸。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礦山生態修復用填坑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動電機(201)與主體(1)的內壁固定連接,所述皮帶(204)與轉動環(207)傳動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礦山生態修復用填坑裝
聲明:
“礦山生態修復用填坑裝置”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