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實用新型屬于煤礦井下鉆進作業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礦用鉆孔沖洗液渣水分離并廢水循環利用的聯合裝備。背景技術:2.煤礦井下大量采用坑道鉆進設備進行鉆孔施工,主要應用于瓦斯抽采治理、地質溝通探測、礦井水害防治等,采用的鉆孔方式有鉆機驅動鉆具回轉鉆進及基于孔底動力的定向鉆進,對于巖層較硬區域通常采用孔底沖擊鉆進。鉆進過程中主要采用清水作為沖洗介質,鉆孔施工產生的鉆屑是鉆渣和水的混合物。3.煤礦井下近水平定向鉆進是采用孔底馬達作為孔底動力,通過泥漿泵對水進行加壓,并通過鉆桿向孔底輸送高壓水,驅動孔底馬達轉子回轉,帶動鉆頭回轉碎巖。與普通回轉鉆進相比,定向鉆進需要的清水量更大,以φ73mm、5/6頭孔底馬達為例,其單根用水量達15m3/h;近年來隨著煤礦井下定向鉆進技術與裝備的不斷發展,定向鉆進技術與裝備向大功率、大孔徑和超深孔的方向發展,隨之而來的是定向鉆孔施工用水量越來越大,目前使用的φ127mm規格的孔底馬達用水量高達40?50m3/h。液動沖擊鉆進與定向鉆進原理相似,也是采用泥漿泵對清水加壓后通過鉆桿向孔底輸送高壓水,其用水量與同孔徑的定向鉆進相當。4.高壓柱塞泵、孔底馬達和液動錘對水中的固相含量要求非常嚴格,鉆孔沖洗液中含有大量煤渣或巖屑,如不經處理直接經高壓柱塞泵泵入孔底馬達或液動錘,非常容易造成其部內卡死憋鉆,其壽命均將大幅降低。研究表明:如循環使用沖洗液,對其所含的各種硬質顆粒必須予以限制,因為它會加速軸承、馬達的磨損而降低鉆具的使用壽命。沖洗液中的粒徑小于74微米含砂量應控制在1%以下(事實證明,若含砂量達到5%,孔底馬達使用壽命會降低50%)。5.近年來煤礦井下鉆孔施工技術與裝備得很到飛速發展,但是對于鉆孔沖洗液的循環利用卻少有研究,目前絕大部分礦井采用簡單的自然沉淀處理,實現鉆屑的固液粗放式分離,分離后的液相中微小顆粒含量較高,無法循環利用;或采用一級或多級振動篩分工藝對含煤渣水除砂除泥,但需要在井下修建污水倉,然后用泵輸送至地面處理后排放或利用離心機、旋流器等進行二次分離后回用,其工藝過程復雜,通常需要設置較大容積的沉淀池,且設備尺寸總體偏大,功率高,重量重,不適合在巷道狹窄環境應用及煤礦巷道內移動式作業,給煤礦帶來較大的經濟壓力與環保壓力。技術實現要素:6.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礦用鉆孔沖洗液渣水分離并廢水循環利用的聯合裝備,旨
聲明:
“礦用鉆孔沖洗液渣水分離并廢水循環利用的聯合裝備的制作方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