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固態電解電容器,所述固態電解電容器由陽極箔與陰極箔卷繞形成,所述陽極箔與陰極箔之間設有固態電解質并用隔膜隔開,其中固態電解質是為聚苯胺、石墨烯和富勒烯的復合材料,其中聚苯胺的含量為85-95wt%,石墨烯的含量為4-10wt%,富勒烯的含量為1-5wt%;所述陽極箔連接有陽極引線,所述陰極箔連接有陰極引線。本發明所述的固態電解電容器具有高容量,低電阻的優點,表現出了良好的長程導電性和短程導電性以及循環穩定性,并且采用原位聚合法將石墨烯與苯胺單體復合,既保證了石墨烯納米片的均勻分散,又提高了聚合物的導電性。
本發明提出了一種石墨烯?二氧化硅氣凝膠的制備方法,復合氣凝膠主要由二氧化硅氣凝膠、石墨烯氣凝膠和殼聚糖構成。本發明中涉及的方法,利用了二氧化硅氣凝膠的低導熱系數的特點,石墨烯氣凝膠的低密度和高強度以及殼聚糖的粘結作用特性,采用了冷凍干燥的方式制備得到石墨烯─增強二氧化硅氣凝膠材料。本方法制備出的復合材料在中低溫條件下都保持良好的保溫隔熱性能和力學性能,極大地改善了單一SiO2氣凝膠的脆性大力學性能差的問題;密度較低,可達96mg/cm3;工藝簡單、可操作性強、成本較低,且具有SiO2氣凝膠和石墨烯氣凝膠兩種材料的特性。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碳硼烷改性的含氟聚氨酯的制備方法,以端羥基碳硼烷聚芳酯、端羥基液體氟橡膠、小分子多元醇和異氰酸酯為原料,有機錫為催化劑,通過雙預聚體法制得。本發明操作簡單易行,產率高,可通過PU?A和PU?B的質量比調控最終產物的軟硬段比例,進而對其模量等參數實現可控。該產物是一種既能耐高溫,又耐強酸和有機溶劑等的新型高分子材料,可用于耐高溫膠粘劑、耐高溫復合材料的研制。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醫用痔瘡生物敷料的制備方法,該制備方法先按重量份計,稱取各原料置于反應器中攪拌均勻后,保持溶液溫度為110℃,加熱?10分鐘后;將加熱后的混合物倒入制膜模具上,刮平,干燥充分后,脫膜,制得貯藥層;最后將制備得到的貯藥層和基布通過粘結劑粘接復合,利用密集針刺微孔機將粘結復合材料打孔;將打孔后的密集復合材料切割成所需形狀,密封滅菌即可。通過本發明的方法制備的生物敷料采用中藥配方,刺激性小,無毒副作用,不易復發,具有起效快、吸收完全,不傷黏膜,干凈衛生的優點,療效好,能夠充分發揮藥效作用,作用持續時間長,對外痔引起的出血、腫脹、疼痛、便秘等均有很好的療效。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新能源汽車燃料電池的電極制備方法,該電極的材料為膨脹石墨/碳納米管復合材料,包括如下步驟:先將鱗片狀可膨脹石墨在氬氣氛圍下,溫度為900?920℃中保溫得到膨脹石墨;然后將膨脹石墨浸泡在氯化鎳溶液中;再將膨脹石墨在真空環境中保溫干燥;將得到的含催化劑的膨脹石墨轉移到真空管式爐中,通人氬氣;再將管式爐加熱,同時通入氫氣以還原鎳催化劑;利用氣相沉積法,加入電催化劑并通入乙炔氣體作為生長碳源,生長時間保持20?30min,最后關閉乙炔和氫氣,在氬氣氛圍下冷卻至室溫,制得膨脹石墨/碳納米管復合材料;該材料能有效地增大材料的比表面積和電荷存儲空間,同時提高材料的整體導電性能,從而得到優秀的電化學性能。
本發明涉及一種切粒動刀材料,同時還涉及其制備方法,屬于金屬復合材料技術領域。該刀具材料由基體馬氏體不銹鋼96-98%和TIC2-4%組成,其中TIC彌散分布在基體不銹鋼中。制備方法包括準備添加材料、熔煉基體材料、添加粉碎材料、鑄錠電渣等步驟采用本發明后,可以在基體合金中復合出TIC顆粒,并使TIC顆粒非常均勻彌散,形成材料中的硬質相,大大提高材料的耐磨性,從而達到強化材料的目的。實驗證明,用以上由基體合金與2-4VOL%TIC構成的TIC彌散強化不銹鋼制成的切粒動刀在水下作業,環境溫度接近100℃,耐腐蝕以及機械性能均十分理想,完全可以替代司太樂合金而成本比司太樂合金低很多。
本發明涉及導電涂料,更詳細地說,涉及一種雙組份水性聚氨酯導電涂料及其制備方法。該導電涂料按下述步驟制備:首先,制備聚吡咯/凹凸棒石納米導電復合材料,然后,將所得的復合導電材料分散到水性羥基丙烯酸乳液中,再加入各種助劑和親水改性的多異氰酸酯,即得到雙組份水性聚氨酯導電涂料。本發明具有工藝簡單且產品具有高性價比、環保等優點。
本發明涉及的是一種翅板抽屜式氟塑料防腐換熱器及其制備工藝。結構由金屬外殼、高導熱氟塑料換熱器主體、兩個金屬―氟塑料復合封頭組成;高導熱氟塑料換熱器主體由若干個氟塑料復合材料抽屜和兩塊氟塑料支撐板組成,在抽屜內焊接有氟塑料翅板。其制備工藝:(1)制作高導熱高強度氟塑料復合材料矩形抽屜;(2)制作U形翅板;(3)將U形翅板焊接在抽屜內,(4)制作兩塊氟塑料支撐板,(5)將各個抽屜的安裝在兩塊氟塑料支撐板的矩形孔內,制成高導熱氟塑料換熱器主體;(6)將高導熱氟塑料換熱器主體安裝在換熱器的金屬外殼內;(7)制作兩個金屬―氟塑料復合封頭;(8)把兩個封頭與換熱器的金屬外殼連接在一起,即制成成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以碳化鈦顆粒為增強體的耐磨鋁基復合材料及其制備工藝。材料由基體合金+(1.0~15.0)wt%TiC構,其中基體合金為:Al-(0.1~8.0)Cu-(0.2~3.0)Mg-(0.2~4.0)Si-(0.2~2.0)Mn-(0.01~1.0)Zr-(0.01—1.0)Ce。本發明必須首先制備中間合金,再制備毛胚或鑄錠。中間合金可采用熔鑄法或熱爆合成法制備。本發明具有優良的綜合力學性能和加工工藝性能,尤其是它的耐磨損性能遠優于耐磨銅基合金,因而不僅可以用于機械、汽車等工業為易磨損件材料而提高零件的使用壽命,并可降低零件成本。
外貼式復合寬帶換能器是一種用于多參數監測電力變壓器(包括220KV、500KV、750KV及GIS系統)災害性局部放電故障診斷的復合材料寬帶超聲換能器,屬于聲發射無損檢測技術領域。屏蔽殼10蓋在基座15上組成一個全封閉的整體,在基座15的中央設有一通孔151,在通孔151的最下面設有透聲層1,在透聲層1的上面固定有鋁合金匹配塊2,鋁合金匹配塊2的周邊與基座15中的通孔151底邊相連接,在鋁合金匹配塊2的上面設有壓電晶堆3,在壓電晶堆3上設有吸聲塊4,前置放大器11的兩個輸入端13、14與壓電晶堆3的正、負電極相連,前置放大器11的兩個輸出端6、7與插座9相連接,在基座15的底部還嵌入有磁盤5。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阻燃性聚丙烯塑木材料及其制備工藝,通過添加改性磷-氮阻燃劑,本發明將聚丙烯酸乳液與磷-氮膨脹型阻燃劑的三組分在水相中共混的方法制備出一種改性的磷-氮膨脹型阻燃劑并成功地應用于聚丙烯塑木復合材料中,并通過對未改性的磷-氮類阻燃劑進行比較。該制備工藝成功解決了阻燃劑在聚丙烯復合材料中分散性、阻燃性和相容性差等問題。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多功能聚乙烯管材及其制造方法,屬高分子復合材料。以高密度聚乙烯(HDPE)、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聚辛烯橡膠(TOR)、過氧化二異丙苯(DCP)、納米稀土β晶型成核劑和硅酮聚合物共混改性而成,各原料具體質量分為:高密度聚乙烯(HDPE)30-50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70-90份,聚辛烯橡膠(TOR)10-15份,納米稀土β晶型成核劑1.5-2.0份,過氧化二異丙苯(DCP)1.0-1.5份,硅酮聚合物阻燃劑3-5份,色母3-5份。有益效果是解決了聚乙烯管材的低溫脆性、耐磨性、耐腐蝕性、抗老化性、耐熱性、加工性、阻燃性等問題??蓮V泛應用于給排水、排污、油氣、煤電、礦業、供氣供暖、化工、電力通信、海洋、疏浚等領域。
本發明揭示了一種金屬與石墨烯復合催化劑的制備方法,其中復合催化劑為由氧化石墨烯與金屬納米顆粒復合而成,其制法特征為通過對任意粒徑、形貌及組分的金屬納米顆粒修飾芳香環,并物理吸附在氧化石墨烯表面,得到氧化石墨烯-金屬納米粒子復合催化劑。籍由本發明的制備方法,通過π-π共軛等物理吸附的方式可以將任意粒徑、任意形貌、任意組分的金屬納米粒子吸附在氧化石墨烯上,得到氧化石墨烯-金屬納米粒子復合材料;同時氧化石墨烯通過對金屬納米粒子的電子改性可以提高金屬納米粒子的催化性能。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改性的熱固性樹脂及其制備方法,屬高分子材料技術領域。按重量計,它包括100份含籠形倍半硅氧烷結構的馬來酰亞胺、40~90份二烯丙基雙酚A和210~280份氰酸酯。在120~140℃下將含籠形倍半硅氧烷結構的馬來酰亞胺緩慢加入到二烯丙基雙酚A中,待其完全溶解后,繼續攪拌10~30分鐘,得到預聚體;將氰酸酯在90~120℃下融化后,緩慢加入上述預聚體,溶解后繼續保溫攪拌1~2小時,得到一種馬來酰亞胺-三嗪樹脂。與現有馬來酰亞胺-三嗪樹脂相比,它具有突出的耐熱性、低熱膨脹系數、更低的介電系數和介電損耗,可作為復合材料樹脂基體、膠黏劑等,在電子信息、航空航天、交通運輸等領域具有應用價值。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雙相復合陶瓷膜及其制備方法,屬于膜分離領域。該方法首先將納米級的雙相復合材料和微米級的雙相復合材料進行混合,得到混合物;之后將所述的混合物與水混合制備無機材料漿料,之后將該漿料同時加熱并加壓,促使無機顆粒離子化,并在高溫高壓條件下發生水熱反應,促使膜初步致密化并得到燒結前驅體;最后將所述的燒結前驅體通過燒結進一步提高膜的致密化,從而制備多相致密膜。本發明通過避免高溫燒結,冷燒結過程能夠有效拓展雙向膜材料的選擇,以及改進雙相膜的制備過程,進而達到提高氣體分離性能和拓展氣體分離應用的目的。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負載積雪草提取物的水凝膠/非織造材料復合敷料,屬于醫療衛生材料領域。本發明所述制備復合敷料的方法,包括:(1)在積雪草提取物溶液中加入乙酸、明膠、殼聚糖,混合均勻,得到水凝膠前驅液;(2)在容器中加入水凝膠前驅液,之后覆蓋一層非織造材料,再繼續加入水凝膠前驅液,進行交聯,得到負載積雪草提取物的水凝膠/非織造材料復合材料;(3)將負載積雪草提取物的水凝膠/非織造材料復合材料在檸檬酸三鈉溶液中浸漬,進行再次交聯,得到負載積雪草提取物的水凝膠/非織造材料復合敷料。本發明復合敷料的斷裂強力高達0.86MPa,斷裂伸長率在70%以上,對于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徑達到4.9mm以上。
本發明提供一種耐高速、耐高溫、超大牽伸紡紗膠輥的生產配方,包括輥芯和包覆在輥芯上的橡膠復合材料層,輥芯采用鋁合金管制成,橡膠復合材料層的原料組分按重量份數計包括:羧基丁腈橡膠60~80份,混煉型聚氨酯15~25份,硅橡膠10~15份,過氧化鋅5份,促進劑3~6份,鈦白粉5份,防老劑1~2份,補強劑5份,疏水白炭黑10~20份,抗靜電增塑劑3~8份,過氧化物硫化劑3~8份。本發明的耐高速、耐高溫、超大牽伸紡紗膠輥的生產配方,制成的紡紗膠輥可應用在超大牽伸、高速運轉條件下,具有壓縮變形小、高耐磨、高耐油、高溫下抗靜電、硬度變化率小和使用壽命長的優點。
本發明涉及一種恒溫除螨抗菌纖維及其制備方法,屬于紡織纖維技術領域,包括以下步驟:制備改性羧化多壁碳納米管復合材料;制備二氧化硅與聚酰亞胺復合氣凝膠溶液;將聚酯纖維在復合氣凝膠溶液中浸漬;制備以Al2O3與改性羧化多壁碳納米管復合材料為皮結構、浸漬復合氣凝膠溶液的聚酯纖維為芯材料制成皮芯纖維。將羧化多壁碳納米管改性,將吡唑衍生物接枝到納米管表面,使其具有強抑菌作用,再利用SiO2/聚酰亞胺氣凝膠溶液增強纖維材料維持溫度的能力,搭配皮芯結構得到具有恒溫、抗菌和除螨作用的纖維材料。
本發明涉及石墨烯高分子復合材料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石墨烯聚丙烯駐極體空氣過濾抗菌纖維,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組成:石墨烯粉體0.5~15份,聚丙烯粉末77~95.5份、有機過氧化物1~3份、馬來酸酐接枝聚丙烯3~5份,駐極材料1~15份,制備方法包含如下步驟:制備石墨烯聚丙烯混合料;制備石墨烯聚丙烯復合材料母粒;制備石墨烯聚丙烯抗菌纖維。本發明的一種石墨烯聚丙烯抗菌纖維具有較低的細胞毒性和更好的生物相容性,并有更加穩定的抗菌性能。
本發明涉及一種耐電暈聚酰亞胺復合薄膜的制備方法及復合薄膜。該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羥基取代的苯硫酚鍵合到含鈦納米材料上,得到改性含鈦納米材料,通過光還原工藝在改性含鈦納米材料上生成貴金屬納米顆粒,得到貴金屬納米顆粒修飾后的含鈦納米材料,將貴金屬納米顆粒修飾后的含鈦納米材料加入到二酐前驅體和二胺前驅體中進行原位聚合,得到聚酰亞胺前驅體復合材料;采用流延法將聚酰亞胺前驅體復合材料制備成聚酰亞胺前驅體薄膜,再進一步使聚酰亞胺前驅體薄膜亞胺化,得到聚酰亞胺薄膜。本發明制備得到的聚酰亞胺薄膜不僅具有優異的介電性能,而且具有優異的耐電暈性能和力學性能。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碳化鈦?硫化錳復合抑菌材料、其制備方法即抑菌方法,將乙酸錳四水合物溶于碳化鈦分散液中,再加入L?半胱氨酸溶液攪拌均勻后進行水熱反應,離心分離沉淀物并烘干,可得到碳化鈦?硫化錳復合物。將該材料均勻分散于無菌水中,將一定濃度的碳化鈦?硫化錳復合材料分別置于大腸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的EP管中,并選用808nm的近紅外激光對其照射,在培養箱過夜后分析細菌存活率。本發明加入碳化鈦是為了利用其優異的光熱性能高效抑菌,同時利用碳化鈦在水中的分散性能;制得的復合材料具有更好的光熱轉化效率,進而獲得了更好的抑菌性能,對革蘭氏陰性、陽性菌均有良好的抑制效果。
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地下工程用低收縮防水混凝土及其制備工藝,該混凝土包括以下重量份數組分:膠凝材料400?450份、粗骨料1300?1600份、細骨料950?1100份、復合纖維材料30?70份、添加劑4.8?6.5份、拌合水160?190份;其中,膠凝材料為質量比1:4.5?6.5的有機膠凝材料、無機膠凝材料混合物,復合纖維材料包括質量比1:0?0.5的聚丙烯?玻璃纖維復合材料、聚丙烯?木漿纖維復合材料,本申請通過合理的原料選配和改性處理,制得的混凝土具有優異的防水性和低收縮率,且整體抗壓強度、抗滲等級都顯著改善,高效實用,特別是針對地下工程施工,值得應用推廣。
本發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種納米纖維增強樹脂基光固化修復材料及其制備方法。纖維作為復合材料重要的增強體,在齒科修復材料的應用上,具有提高光固化樹脂的強度、模量,降低材料的固化收縮等優點。本發明采用熔融紡絲技術制備成納米纖維,作為聚合物修復材料的組分,制備光固化修復材料。納米纖維的添加提高了復合材料的拉伸強度、斷裂強度,大大降低了固化后產品的變形和開裂。采用光固化方式,復合光引發體系的使用,提高了固化速率和固化完成率,同時提高了產品的儲存穩定性。納米纖維增強樹脂基修復材料固化后的吸水率小于30μg/mm3,撓曲強度大于185Mpa,彈性模量介于1.7~3.6Gpa,表面的耐摩擦性達到8萬次無變化。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聚(脲?氨基甲酸酯)/聚苯胺/氧化石墨烯復合自愈合防腐材料及其制備方法,該自愈合防腐涂層包含聚苯胺/氧化石墨烯復合材料和聚(脲?氨基甲酸酯);其中,所述的聚苯胺/氧化石墨烯復合材料的質量分數為該自愈合材料總質量的1%~3%。本發明制備的自愈合防腐涂料制備工藝簡單,易于實現工業化生產,而且其特有的自愈合能力和力學性能使其可以很好地應用于智能防腐涂層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風電葉片粘接結構疲勞開裂試驗方法,首先制備復合材料試樣件并在其表面制備人工散斑,通過控制系統驅動加載系統對試樣件進行疲勞試驗,通過觀測系統采集試樣件表面的散斑圖像并存儲至分析系統,分析系統采用數字圖像相關法對散斑圖像進行裂尖應變場表征以及裂尖位移場表征,并測得裂紋擴展長度;本試驗方法結合數字散斑法的裂紋尖端位移、應變場與裂紋擴展長度的直接試驗觀測方法,并結合復合材料試樣件裂紋尖端應力公式,得到裂紋尖端應力場。能夠直接通過試驗觀測含裂紋DCB試樣件裂紋尖端的應變狀態與擴展長度的優點,能夠有效滿足表征風電葉片粘接結構在疲勞開裂過程中裂尖狀態的需求,適用于DCB試樣件的疲勞裂紋擴展試驗。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單板飾面的發泡無機膠凝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屬于復合材料技術領域,其現有技術中,通過發泡劑發泡技術能很好的降低其密度,達到降低重量和節約成本的目的,但是發泡處理后,材料表面變得粗糙,在使用過程中其棱角極易破壞。因而本發明中,首先將地質聚合物與激發劑混合,再加入適量發泡劑繼續攪拌制備發泡無機膠凝材料,然后采用一次成型的方法,通過對無機膠凝材料進行發泡處理,能夠降低板材重量,節約成本,同時有利于提高復合材料的保溫隔音等性能,采用一次成型的辦法,不僅有利于提高生產效率,更能很好的修飾無機膠凝材料粗糙的表面,該產品在耐火、耐久和環保等方面具有十分廣闊的前景,符合國家節能減排的要求。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卷盤式噴灌配件拋光機床,包括全方位充氣式自調整拋光主體、嵌套型組合式定位裝置、自適應柔性復合材料拋光裝置、多維度動靜互換型定位夾具和支撐型循環上料裝置。本發明屬于卷盤式噴灌配件拋光機床技術領域,具體是指一種卷盤式噴灌配件拋光機床;創造性的將動態特性原理(自動調節物體使其在各動作、階段的性能最佳或將物體的結構劃分成為即可變化又可相互配合的若干組成部分)應用到卷盤式噴灌配件拋光機床技術領域,利用自適應柔性復合材料拋光裝置對底盤進行拋光,在保證拋光表面的同時,還能確保底盤內空隙能夠拋光,根據拋光裝置在拋光的過程中既要大又要小的技術難題。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環保膠管,包括改性聚丙烯樹脂管體和TPE彈性體后塞;本發明還公開了該環保膠管的制備方法。本發明中水稻秸稈纖維與聚丙烯交聯聚合,賦予復合材料易降解可再生的環保性能,通過改性硅烷偶聯劑對水稻秸稈纖維進行改性,使纖維表面?OH數目減少,其疏水親油性增加,改善了纖維與聚合物基體的相容性,并且鋁溶膠熱分解成納米Al2O3,納米Al2O3表現一定程度親油性,與聚硅氧烷協同配合,也增進了植物纖維與聚丙烯的相親性,此外在TPE彈性體后塞制備過程中,嚴格控制SEBS彈性體與聚丙烯的投料比例為0.03:1,在此比例下制成的后塞具有優異的透光性。
本發明屬于復合材料筋制備技術領域。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現有SFCB筋存在內芯鋼筋與外部復合材料界面粘結力不足的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SFCB筋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一,SFCB筋預制體的研制;在三維編織機上以鋼筋為軸向不動單元,纖維通過三維編織的方式在鋼筋周圍交錯運動,直至完全將鋼筋包裹在纖維內部,并確保纖維截面積不小于內芯鋼筋截面積,即制得SFCB筋預制體且;步驟二,SFCB筋的研制;將步驟一中的SFCB筋預制體浸漬樹脂、固化成型,即得到所需的SFCB筋。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斷裂強度和二次剛度高,且具有良好的耐堿腐蝕性能。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江蘇有色金屬材料制備及加工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