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移置輸送堆料系統及其移置輸送堆料方法,屬于礦山開采輸送設備技術領域。本發明的一種移置輸送堆料系統及其移置輸送堆料方法,包括移置裝置和移動卸料漏斗架設安裝在移置裝置的頭部,所述移動卸料漏斗的進料口通向移置裝置頭部的進料段;移置裝置尾部依次設置有提升裝置和移動伸縮裝置,所述提升裝置尾部設置的卸料裝置的卸料口通向所述移動伸縮裝置頭部設置的入料口;所述移動伸縮裝置可以形成90°~270°的工作面,還可以根據內輸送帶寬度、長度以及物料含水率對落料軌道的間隙進行相應的調整,形成了連續采礦用輸送堆料系統,以實現單體設備獨立控制與系統設備聯動控制相結合。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地下掘進爆破超前護壁抑塵的方法,在超前護壁孔(1)內裝有聚能管(2),沿軸線方向在聚能管(2)底部均勻間隔布置乳化炸藥(3)、降塵袋(4),導爆管雷管(5)、抗水導爆索(6)在聚能管(2)內側底部穿過并插入位于底部的乳化炸藥(3)內,從而沿軸線方向形成“炸藥(3)?降塵袋(4)?炸藥(3)”的間隔裝藥布置結構;超前護壁孔(1)、掏槽孔、輔助孔依次順序起爆。本發明有效地控制巷道爆破成型,減少爆破對巷道周邊巖體的損傷,降低爆破粉塵的產生量,減小地下礦山爆破通風時間和耗電量,減少炸藥使用量,經濟效益、環境效益顯著,可在可在黑色、有色、黃金等露天和地下開采礦山中廣泛應用。
井上井下平行施工暗井架開拓方法屬于地下采礦、建井技術,尤其涉及主井開拓系統施工方法。該方法按以下步驟進行:地面設置鑿井井架,井頸段下掘、井筒井身、各水平馬頭門施工,拆除鑿井井架,地面設置天輪平臺,井塔基礎施工,滑模施工井塔至10m高,穿設提升鋼絲繩,施工主井井下各水平開拓巷道和硐室;同時滑模技術施工地面井塔,井上井下同時安裝。優點:構思新穎、安全可靠、井上井下平行施工、提高勞動生產率、縮短工期、礦井提前投產、效益顯著。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適于深海采礦揚礦系統的緊急排礦閥裝置,油缸(4)之活塞桿的上端與閥芯(3)聯接,閥芯(3)與閥座(1)之排礦口相配合。油缸活塞桿的下端設有牽引繩(7),牽引繩(7)與蓄能重錘(8)相連。在油缸(4)的缸筒上設有進、出油口,進、出油口通過進、出油管(9)與電磁換向閥(10)相連。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投資少、開啟可靠性高的特點,可在緊急情況如斷電時無動力迅速開啟閥門。
本發明公開一種鐵尾砂碎石水硬性路面基層材料及制備方法。此新型路面基層材料采用專用固化劑,對鐵礦企業采礦產生的鐵尾砂進行改性固化,并摻配一定比例一定規格的碎石,使其力學等性能指標符合傳統路面基層材料。根據固化劑摻量、尾砂以及碎石級配的不同,可選擇性地用于不同等級不同荷載的公路。鐵尾砂是工業固體廢棄物,堆存量大;目前我國仍處于基建高峰期,道路建設規模龐大,傳統的土、砂石料已成為緊缺資源。使用專用固化劑將鐵尾砂改性為滿足工程要求的基層材料,即解決了傳統工程材料供需矛盾尖銳的難題,還可以大量消耗鐵尾砂,減少尾砂庫帶來的社會、經濟、環境和安全壓力,助力礦山企業打造無尾礦山,解決鐵礦企業的行業痛點。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預制鋼筋混凝土板人工假頂關鍵層構筑工藝,屬于人工假頂構筑技術領域。本發明包括鋼筋混凝土預制板,其步驟為:步驟一:地表加工鋼筋混凝土預制板;步驟二:鋼筋混凝土預制板中鋪設鋼筋網和豎筋,鋼筋網由由主筋和輔筋組成;步驟三:進路回采結束后,底板找平,鋪設鋼筋混凝土預制板。本發明采用鋼筋混凝土預制板替代現澆混凝土構筑下向進路充填采礦法人工假頂關鍵層的工藝技術,在確保鋼筋混凝土預制板人工假頂整體承載性能前提下,簡化鋼筋混凝土人工假頂構筑工藝,提高構筑效率,降低構筑強度和成本。
本發明涉及一種鐵尾砂水硬性路基填筑材料及制備方法。此新型路基填筑材料采用專用環保固化劑,對鐵礦企業采礦產生的鐵尾砂進行改性固化,使其力學等性能指標符合傳統路基填筑材料。根據固化劑摻量和尾砂級配的不同,可選擇性地用于不同等級的道路。由于鐵尾砂是工業固體廢棄物,堆存量大且每年仍在增長,存在綜合利用率較低、維護費用高等問題。本發明使用專用固化劑將鐵尾砂改性為滿足工程要求的路基填筑材料,既解決了傳統工程材料供需矛盾尖銳的難題,還可以大量消耗鐵尾砂,減少尾砂庫帶來的社會、經濟、環境和安全壓力,解決鐵礦企業的行業痛點。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低溫環境的尾礦固化劑及其制備方法、使用方法,屬于固體廢棄物處理與資源化利用技術領域。本發明的一種用于低溫環境的尾礦固化劑,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火山灰質混合材料50?70份;水泥熟料10?30份;生石灰10?30份;活化劑10?20份;分散劑1?3份;防凍劑3?5份。本發明的尾礦固化劑可使低溫環境下的尾礦充填料漿快速固化,獲得較高的早期強度,滿足冬季礦山充填采礦對充填體強度發展的需求。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黑色冶金露天礦山連續開采系統及開采工藝,屬于露天采礦工藝技術領域。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針對于礦石品種單一、礦體形態簡單且不含夾石的礦山才可以使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黑色冶金露天礦山連續開采系統及開采工藝,包括對礦石進行挖掘的挖掘機,還包括移動式破碎站,移動式破碎站與移置膠帶連接,物料通過移置膠帶從一端輸送至另一端,移置膠帶另一端與物料分離裝置相接,并通過物料分離裝置將不同類型物料分別通過巖石膠帶和礦石膠帶輸送至對應儲存倉。它可以實現連續開采工藝,也能適用于礦體形態一般較復雜、開采中礦、巖需要分采分運的黑色冶金露天礦山,實現低成本、高自動化安全開采。
本發明屬于采礦安全分析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邊坡穩定性分析與評價方法、系統、介質、設備、終端,包括:結合尖山露天礦邊坡賦存的地質環境條件、地形地貌特征以及地層巖性組合相關數據,建立邊坡三維計算模型;確定模型的邊界條件、初始條件、材料本構模型以及宏觀巖體力學參數;將確定的模型在原始模型初始平衡工況下、開挖第一步工況下、開挖第二步工況下、開挖第三步工況下以及開挖第四步工況下共計五個模擬工況下進行穩定性分析;進行邊坡穩定性綜合分析。本發明采用數值分析方法分析邊坡開挖后的穩定性及邊坡動態開挖穩定性演化進程,同時結合剖面計算,分析得邊坡在現有開采技術條件下向下延伸開采處于不穩定狀態。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露天轉地下開采中的礦柱回收和墊層成形一體化技術:在露天開采進入后期,預留露天坑底境界頂柱(1),同步采用大參數間柱空場法對地下開采第一中段進行地下開采;在露天開采和空場法區段開采結束時,在境界頂柱(1)內布置炮孔,在礦柱(3)內布置炮孔,然后同時裝藥分段起爆,先起爆礦柱(3)內炮孔,再起爆露天坑底境界頂柱(1)內炮孔,起爆落下的礦石形成墊層(4);在地下開采的下中段再采用崩落法采礦,在崩落法區段開采時順帶回收墊層(4)的礦石。本發明不僅實現了露天與地下同時作業、平穩過渡,提高露天地下同時開采的安全性,回收了大量的礦石,還解決了崩落法回采所需的覆蓋墊層,大大減小了崩落法作業的貧化率。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鐵尾礦生產蒸壓磚方法,以鐵尾礦和選礦廢石為原料,加入合適比例的生石灰和石膏生產蒸壓磚;各種物料的配比是:鐵尾礦62%;選鐵廢石25%;生石灰10%;石膏3%;水料比0.12;本發明磚坯成型性能良好,外表美觀;生產的蒸壓磚質量達到國家標準要求,可以有效的利用選鐵過程中的鐵尾礦,及采礦過程中的開山廢石,實現資源高效利用。
本發明是采礦剝離,港灣、河道開挖,墾荒排 水工程中,挖掘泥沙的一種特殊挖掘設備及方法。 氣球抓斗裝置由氣球及其懸掛的抓斗,牽引絞車等組 成。它可以從空中抓取泥沙,從而避開了工程地質 條件惡劣的地面。本發明包括四種牽引方案:適用 于沼澤,或淺水區安裝導繩輪的輔助設備——回繩 船;兩種專用的泥沙挖掘方法;為補充氫氣,維修 在惡劣氣象條件下落地停泊的“轉場—停泊”機構 等多項內容。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露天礦山坑底防滲結構及防滲處理的方法,屬于采礦技術領域。本發明的一種露天礦山坑底防滲結構,在露天坑底往上,依次鋪下墊層、土工膜、上墊層和保護層。防滲處理的方法,步驟包括露天坑底的處理→下墊層的處理→土工膜的處理→上墊層的處理→保護層的處理。本發明實現了低成本解決露天礦山坑底滲露問題,而且防滲效果好,有效避免了露天開采閉坑后對露天坑底的下部礦體開采時,地表水會沿著淺部破碎裂隙進入地下巖石,隨原有構造的小裂隙涌入井下,加大井下涌水量,增加井下的排水費用,嚴重時還有可能產生的淹井事故的問題。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稀土材料在銅冶煉中的應用,包括有鼓風爐、轉爐和陽極爐,廢雜銅依次通過鼓風爐、轉爐和陽極爐進行過濾冶煉,所述轉爐、陽極爐與鼓風爐之間設置有爐渣回管,用于將轉爐和陽極爐的爐渣回收至鼓風爐中重新冶煉,在所述轉爐上設置有銅原料投放口和稀土材料投放口,在所述陽極爐上設置有原料投放口,所述鼓風爐和轉爐上還設置有廢氣排風口;再生銅生產的單位能耗僅為礦產銅的20%,每利用1t廢雜銅,可少開采礦石130t,少產生2tSO2和100t工業廢渣,節能87%。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山坡露天礦山連續開采系統及降段工藝,屬于山坡露天礦山采礦工藝技術領域。本發明的一種山坡露天礦山連續開采系統及降段工藝,包括對礦石進行挖掘的單斗挖掘機和移動式破碎站,所述移動式破碎站通過Locklink裝置連接有皮帶橋,所述皮帶橋的另一端搭接在固定膠帶上;物料通過固定膠帶輸送至對應儲存倉;采用“移動式破碎站+Locklink裝置+皮帶橋”裝置在新水平開拓出足夠大空間,以滿足移動式破碎站、Locklink裝置、移置膠帶工作平臺尺寸要求后,采用移置膠帶與固定膠帶進行搭接,使得進行新水平準備過程中的礦巖物料能夠通過移置膠帶直接進入已有生產環節。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采用中線法一次性建壩的超細粒尾礦庫加高擴容堆排結構,是由原尾砂攔擋壩(1)、壩肩截洪溝(12)、首級加高壩體(2)、二級加高壩體(3)、三級加高壩體(4)……n級加高壩體組合構成,在每級加高壩體頂層的壩體內施工有一排相互平行并垂直于壩體軸線的該級中粗砂排滲盲溝(9),鋪設排水連通管(7)和地下水收集管(11),在該級中粗砂排滲盲溝(9)中埋設排滲花管(8),每垂直間隔0.5m~1.0m高度滿鋪一層高強耐腐蝕土工格柵(6)。本發明方法加快細粒尾礦的固結,改善和提高細粒尾砂的力學強度指標,使尾礦庫庫容得到了顯著的增加,延長了生產服務年限,同時也解決了部分排土場容量不足及采礦廢石堆存的問題。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提高貧磁鐵礦地下開采資源利用率的工藝,屬于冶金礦山鐵礦資源綜合利用技術領域。本發明的一種用于提高貧磁鐵礦地下開采資源利用率的工藝,步驟包括礦巖混提→礦巖混合破碎篩分→篩下產品干式磁選,圍巖提升是與礦石提升共用一個井筒。本發明實現了更好的處理貧磁鐵礦地下圍巖,充分提高貧磁鐵礦地下采礦資源利用率的目的。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防治露天轉地下開采過渡期井下水患的方法,將礦山開采階段分為露天開采階段(1)、露天轉地下過渡階段(2)、地下開采階段(3)。在露天轉地下過渡階段(2)再劃分為銜接生產中段(4)、應急中段(5)。在應急中段(5)內均勻劃分礦房(13)和礦柱(14),先回采礦房(13)下層礦體;在礦房(13)內,開鑿向上泄水井(6)與銜接生產中段(4)溝通,應急中段(5)內多個礦房(13)回采結束后,即形成了突水期間井下雨水的場所,當暴雨季節來臨時,雨水涌入應急中段(5)的礦房(13)內,通過泄水井(12)流入主水倉,然后經水泵排至地表安全地段,從而解決了暴雨季節露天轉地下礦山過渡期井下防排水能力不足的難題,為露天轉地下礦山安全過渡提供了保障。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巖石分裂機,屬采礦和掘進設備,其特征是在機體中,沿長度方向均布開設豎向盲孔,在各盲孔中固定安裝活塞套,在各活塞套內均開設下段直徑大,上段直徑小的臺階式通孔,在各個臺階式通孔中配裝帶桿活塞,在機體和活塞套之間以及活塞、活塞桿和活塞套之間均開槽安裝超高壓密封圈,以具備良好的密封,活塞兩面的來油腔和回油腔,由進、回油通道與外設油源相接,啟動油源的油泵,超高壓油進入來油腔,頂推各活塞帶著活塞桿上行外伸,對巖體產生方向一致的靜壓力,將巖體脹裂,做到無震動、無沖擊、無飛石、無粉塵、無噪音,實現采礦、掘進作業環境保護,無安全事故隱患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露天礦半連續開采系統,屬于采礦技術領域。它包括依次銜接工作的單斗挖掘機、自移式破碎站、帶式輸送機、三通分叉溜槽、礦石帶式輸送機和巖石帶式輸送機,所述三通分叉溜槽的入口與帶式輸送機銜接,所述三通分叉溜槽的兩個出口分別與礦石帶式輸送機和巖石帶式輸送機銜接。本實用新型能夠解決現有自移式破碎站半連續工藝不適用于礦石與巖石間斷存在的礦山開采的問題,它在輸送環節采用單、雙兩種帶式輸送機,利用可移動分叉溜槽,實現對采場工作面破碎下來礦石、巖石的分類輸送,使自移式破碎站半連續工藝可以用于同時開采礦巖。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適于地下礦山大產能、低成本嗣后充填的采場結構布置方式,井下將礦段劃分為盤區(1),盤區(1)內劃分成3~6個連續采場(2)和一個盤區間柱(3),垂直方向上布置有盤區頂柱(4)和盤區底柱(5),盤區采場(2)內礦石(7)通過爆破落到采場塹溝(11)中,鏟運機通過出礦巷道(10),在出礦進路(12)中裝礦,運至沿脈巷道(8)卸入溜井(14)?;夭沙龅V完畢后,尾砂通過充填巷道(15),經過管道充填至空區,形成盤區充填體(6)。盤區采場(2)充填完畢后,再回采相鄰盤區采場(2)并嗣后充填形成的空區。相鄰盤區采場(2)充填完畢后,再行回收部分盤區間柱(3),并對盤區間柱形成的空區加以充填,最終消除空區。本發明可以利用有限礦體分布面積提高開采強度,擴大生產能力,降低采礦生產和空區充填處理成本。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崩落法轉充填法過渡開采中存窿礦的回采方法,在崩落采礦法轉充填采礦法法過程中,利用原有崩落法的出礦進路(4)、原分段巖脈運輸巷(10)和階段沿脈運輸巷(12)等工程,回收上個分段的存窿礦石資源;沿礦體走向上布置盤區間柱(13),盤區間分步驟回采,盤區內由上盤向下盤進行,豎直方向采用自下而上逐分段回收,采場內多個裝礦進路(2)同時回收;盤區內回收2~3個分層后立即組織充填,作為深部開采的人工假頂和空區上部的礦石覆蓋層(7),待充填體膠結完全膠結后,再回收上部分層。本發明實現了崩落法轉充填法過程中存窿礦石資源的高效收回,提高了存窿礦回收的安全性,消除了采空區的安全隱患,延長的礦山的服務年限。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礦山井下雙采場底部結構,井下雙采場分為礦房采場和礦柱采場,在礦房采場和礦柱采場的兩側設有沿脈運輸巷道(4),礦石溜井(5)豎直布置在沿脈運輸巷道(4)的外側。在沿脈運輸巷道(4)之間沿采場設有穿脈出礦巷道(6)。在礦房下部沿穿脈方向布有礦房拉底巷道(7),在礦房拉底巷道(7)與穿脈出礦巷道(6)之間順序布有礦房出礦進路(10)、共用出礦進路(9);共用出礦進路(9)與穿脈出礦巷道(6)斜交,角度45°~55°。本發明可以服務兩個采場,減少工程量和支護量,降低了采礦的采切比,提高底部結構的穩定性,節省二步驟回采的開采成本和準備時間。
一種可拆卸式充填擋墻,屬于地下礦山開采領域。包括采礦進路、聯巷、充填管和排氣水管,其特點是由鋼骨架、鋼筋網和土工布構成;鋼骨架由立柱和橫梁、頂撐上端與橫梁連接組成,頂撐下端抵靠底板,用錨桿固定;立柱、橫梁設于預先挖掘的環形凹槽內,立柱背面與橫梁用螺栓連接,立柱前面鐵絲綁扎鋼筋網;鋼筋網前面細鐵絲綁扎土工布;充填擋墻與環形凹槽周邊用噴射混凝土封閉;在采礦進路兩端口各設一堵充填擋墻,兩堵充填擋墻之一安裝充填管、排氣水管,設置門洞、門扇。優點是構思新穎,結構簡單穩定,制作安裝方便,成墻速度快,養護時間短,勞動強度低;可拆卸、重復使用,低碳環保;可快速、均勻地排出充填體的水分,生產效率大大提高。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確定露天礦山開采境界的方法,屬于礦山開采設計領域。其步驟為:A、按照經濟合理性確定經濟合理剝采比;B、以技術可行、安全可靠為原則,根據現行的設計規范及安全規程,確定露天采場最終邊坡構成要素C、在作為設計依據的礦床的地形地質圖和地質剖面圖上,沿著采礦權范圍線,圈定露天采場最終境界的上口,采礦權范圍線形成第一個臺階的坡頂線;D、根據步驟B中確定的露天采場邊坡構成要素,自上而下依次圈定臺階;E、在圈定最終開采境界的過程中,優化開采境界,同時布置開拓運輸系統L;F、計算露天采場開采境界內分層礦巖量及平均剝采比Np。它減少了工作量,設計效率高,方法簡單,實用性好。
一種地下采礦的新的落礦方法:平立交替控制爆破落礦法,適用于中厚礦體的采礦。該方法是現行方法及先進技術的優化組合。特征是將常用的單一水平眼落礦和單一上向眼落礦在工作面交替進行,同時揉進控制爆破技術,這種優化組合顯示出明顯的效果,比單用水平眼和上向眼相比,采場工效提出30%,炸藥單耗降低20%,大塊率減少50%,整理采場的工作量少,安全系數高,降低了貧化率和損失率,方法簡單易行,可在地下礦山推廣應用。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崩落法轉充填法過程中存窿礦的回收方法,在崩落采礦法轉充填采礦法法過程中,利用原有崩落法的出礦進路(4)、原分段巖脈運輸巷(10)和階段沿脈運輸巷(12)等工程,回收上個分段的存窿礦石資源;沿礦體走向上布置盤區間柱(13),盤區間分步驟回采,盤區內由上盤向下盤進行,豎直方向采用自下而上逐分段回收,采場內多個裝礦進路(2)同時回收;盤區內回收2~3個分層后立即組織充填,作為深部開采的人工假頂和空區上部的礦石覆蓋層(7),待充填體膠結完全膠結后,再回收上部分層。本發明實現了崩落法轉充填法過程中存窿礦石資源的高效收回,提高了存窿礦回收的安全性,消除了采空區的安全隱患,延長的礦山的服務年限。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抑制礦山爆破炮煙危害的裝藥結構,含有炮孔(1),在炮孔(1)內裝有爆破毒氣抑制劑添加裝置(5),爆破毒氣抑制劑添加裝置(5)的橫斷面形狀為“中間圓孔、外側花瓣形的分隔空腔(3)”的薄壁結構;在花瓣形的分隔空腔(3)內裝有爆破毒氣抑制劑,從而沿炮孔(1)環向形成“炸藥(2)—爆破毒氣抑制劑—炸藥(2)”或“爆破毒氣抑制劑(5)—炸藥(2)—爆破毒氣抑制劑(5)”的間隔裝藥布置結構。本發明降低爆破有毒有害氣體的產生量,減小地下礦山爆破通風時間和耗電量,減少了炸藥使用量,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本發明可在可在黑色、有色、黃金等露天和地下開采礦山中廣泛應用,也可應用在隧道爆破作業中。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安徽馬鞍山有色金屬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