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銅鋁復合材料的性能強化方法,包括將去皮后的銅、鋁坯料進行擠壓復合得到基礎復合材料首先在500~600℃下保溫5~10min,其后以15~20℃/min的速率降溫至400~500℃,保溫45~100min,最后降至常溫的過程,本發明得到銅鋁復合材料其復合層結合強度大,復合材料延展性好,伸長率高。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氟塑料增強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復合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材料制備而成:0.1?15.0份的玄武巖纖維、85.0?99.5份的氟塑料、1?3份的偶聯劑、10?25份的活化劑;所述的玄武巖纖維中含有磷酸鋇;所述的活化劑為氫氟酸、氟鋁酸鈉和四丁基氟化銨的混合溶液;該復合材料性能優異,有利于氟塑料復合材料在各個領域的推廣應用。
本發明涉及一種植物纖維復合材料,所述植物纖維復合材料包括植物纖維和用于植物纖維粘結的粘結劑,還包括增韌物、增強物、阻燃劑、防腐劑、防水劑中的一種或幾種,所述粘結劑為低堿度硫鋁酸鹽水泥;本發明還公開了上述植物纖維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本發明的植物復合纖維材料由于采用了低堿度硫鋁酸鹽水泥作為粘結劑,有效避免了傳統復合材料在潮濕環境下的返鹵現象,使上述植物纖維復合板材具有較好的耐潮濕性能、抗拉強度、抗壓抗彎強度。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淀粉塑料增強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制備方法包括對玄武巖纖維的改性處理和復合;通過對含有磷酸鋇的玄武巖纖維進行改性處理,最后在偶聯劑的作用下與淀粉塑料進行偶聯、復合,從而得到玄武巖纖維與淀粉塑料材料相容性更好的淀粉塑料復合材料,玄武巖纖維對淀粉塑料增強作用更好,使該復合材料性能更優異,有利于淀粉塑料復合材料在各個領域的推廣應用。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聚酯薄膜電解電容器紙柔軟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并沒有公開適用于互感器、變壓器、小型電機主要絕緣的復合材料的問題。本發明由從上至下順次設置的電解電容器紙、粘合劑、聚酯薄膜、粘合劑、電解電容器紙構成;所述電解電容器紙的厚度為0.015?0.15mm,聚酯薄膜的厚度為0.015?0.20mm,粘合劑的厚度小于0.015mm;復合材料的整體厚度為0.05?0.3mm。本發明復合材料的厚度較薄,但是其拉伸強度、擊穿電壓和伸長率均十分顯著,能有效應用于互感器、變壓器、小型電機主要絕緣。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聚酰亞胺樹脂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制備方法包括對玄武巖纖維的改性處理和復合;通過對含有磷酸鋇的玄武巖纖維進行改性處理,最后在偶聯劑的作用下與聚酰亞胺樹脂進行偶聯、復合,從而得到玄武巖纖維與聚酰亞胺樹脂材料相容性更好的聚酰亞胺樹脂復合材料,玄武巖纖維對聚酰亞胺樹脂增強作用更好,使該復合材料性能更優異,有利于聚酰亞胺樹脂復合材料在各個領域的推廣應用。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聚醚砜增強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復合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材料制備而成:1.0?15.0份的玄武巖纖維、85.0?99.0份的聚醚砜、1?3份的偶聯劑、10?25份的活化劑;所述的玄武巖纖維中含有磷酸鋇;所述的活化劑為磷酸乙二胺、磷酸丙二胺、氟硅酸鈉中的一種或多種;該復合材料性能優異,有利于聚醚砜復合材料在各個領域的推廣應用。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銅鋁復合材料的加工工藝,包括先將去皮后的銅、鋁坯料進行變溫式的擠壓復合得到基礎復合材料,再將基礎復合材料進行熱處理得到終產品的過程,本發明得到銅鋁復合材料其復合層結合強度大,加工性好,尺寸穩定性好。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兼具阻燃和柔性的相變儲熱復合材料、制備方法及應用,該相變儲熱復合材料由相變微膠囊、片狀氧化鋁粉末、羥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正硅酸乙酯、二月桂酸二丁基錫等組成。制備步驟如下:首先采用自組裝法制備以石蠟為芯材、無機不燃材料為壁材的相變微膠囊;然后將制備的相變微膠囊與片狀氧化鋁粉末、羥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正硅酸乙酯、二月桂酸二丁基錫等組分攪拌混合均勻,將混合物轉移至模具中,壓制成型后,將所得制品在烘箱中進行固化,制備相變儲熱復合材料。本發明提供的相變儲熱復合材料具有良好的阻燃和柔性特性,可用于鋰離子電池熱管理系統,且制備方法簡便、材料成本低,具有較大的產業化應用潛力。
本實用新型涉及復合材料技術領域,提供了一種復合材料面內剪切試驗裝置,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壓塊和第二壓塊;第一壓塊上具有第一內側面;第二壓塊上具有第二內側面;第一內側面的下段具有延伸至第二壓塊下方的第一凸塊;第二內側面的上段具有延伸至第一壓塊上方的第二凸塊;第一壓塊的頂部豎向設置有至少一個第一滑軌;第二凸塊與第一滑軌上下滑動配合;第一內側面上沿第一方向設置有第一定位凹槽;第二內側面上沿第一方向設置有第二定位凹槽;第一方向垂直于第一滑軌的軸向。本實用新型的復合材料面內剪切試驗裝置,結構簡單,穩定性高,能對試樣端部施加載荷,通過壓縮方式實現復合材料面內剪切性能的測試,提高了該裝置的通用性。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聚酰亞胺樹脂增強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制備方法包括對玄武巖纖維的改性處理和復合;通過對含有磷酸鋇的玄武巖纖維進行改性處理,最后在偶聯劑的作用下與聚酰亞胺樹脂進行偶聯、復合,從而得到玄武巖纖維與聚酰亞胺樹脂材料相容性更好的聚酰亞胺樹脂復合材料,玄武巖纖維對聚酰亞胺樹脂增強作用更好,使該復合材料性能更優異,有利于聚酰亞胺樹脂復合材料在各個領域的推廣應用。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聚醚醚酮增強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制備方法包括對玄武巖纖維的改性處理和復合;通過對含有磷酸鋇的玄武巖纖維進行改性處理,最后在偶聯劑的作用下與聚醚醚酮進行偶聯、復合,從而得到玄武巖纖維與聚醚醚酮材料相容性更好的聚醚醚酮復合材料,玄武巖纖維對聚醚醚酮增強作用更好,使該復合材料性能更優異,有利于聚醚醚酮復合材料在各個領域的推廣應用。
發明公開了一種銅鋁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將銅板與鋁液在惰經鑄軋成型,并再次冷軋得到次級復合材料,再將次級復合材料進行熱處理的過程,本發明的制備方法得到的銅鋁復合材料復合層結合強度大,材料晶體規整,延展性好,伸長率高,易于裁剪、鉆孔、彎折,加工過程中不會出現波紋、開裂和變形。
本發明公開了超耐磨、阻燃、高強且耐霉菌的石墨烯復合材料制備方法,具體涉及石墨烯復合材料制備領域,以解決現有石墨烯復合材料只能單一提升某一性能,而其余性能降低的問題,偶聯劑加入到乙醇中形成改性液,將連續纖維連續通過改性液,獲得偶聯劑改性的纖維;將上述偶聯劑改性的纖維通過石墨烯分散液,獲得石墨烯包覆改性的石墨烯纖維;高分子材料加入到單螺桿擠出機中,然后在高分子材料完全塑化后,將氧化石墨烯分散液以噴灑的形式加入到高分子材料熔體中,然后與3?24束的石墨烯包覆改性的石墨烯纖維復合,形成石墨烯復合材料。材料不僅具有優異的耐磨性能、超強的力學強度、阻燃以及抗霉變性能,使得石墨烯能全面提升復合材料的性能。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樹脂基復合材料固化監測裝置,包括支撐底座,所述支撐底座的上端面固定連接有反應箱,所述反應箱的側壁上設有用于實現對樹脂基固化過程觀察的觀察窗機構,所述反應箱的上端面設有上端蓋板,所述反應箱的內底部固定連接有兩個對稱設置的固定套管,所述固定套管上設有用于實現對樹脂基復合材料固化過程中定型的壓板機構。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通過設置與觀察監測配合的監測機構實現對樹脂基復合材料在容器內固化過程中的監測過程,避免觀測過程對于數據的影響,通過樹脂基復合材料在固化過程中體積縮小的特性,利用空氣壓力的變化值,實現對樹脂基復合材料固化過程的有效監測。
本發明中公開了一種負離子多孔復合材料,所述復合材料由以下質量份的原料制成:稀土10?25份、火山巖50?60份、活性炭25?30份。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負離子多孔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及其應用。本發明制備的復合材料為復合多孔結構,可以大量釋放負離子,從而有效提高對廢氣中甲醛、苯、甲苯等有機小分子和硫化氫、氨等臭味分子的清除效率,從而高效快速的凈化空氣、消除異味,殺滅病菌;同時火山巖起到了對活性炭結構的骨架支撐作用,避免活性炭單質結構坍塌。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高強鈦合金熱模鍛的保溫潤滑復合材料,依次包括潤滑層、保溫層、隔熱層和反射層,所述潤滑層與模具接觸,反射層與鍛件接觸;所述潤滑層為石墨層,在模鍛時潤滑模具;所述保溫層為氣凝膠氈,在模鍛時為鍛件保溫;所述隔熱層為陶瓷纖維紙,降低傳導到保溫層的熱量;所述反射層為鋁箔,反射鍛件的熱輻射。還包括一種復合材料制備方法。采用本發明的用于高強鈦合金熱模鍛的保溫潤滑復合材料及制備方法,復合材料厚度薄、保溫效果好,能夠有效提高鍛件質量。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聚醚酰亞胺樹脂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制備方法包括對玄武巖纖維的改性處理和復合;通過對含有磷酸鋇的玄武巖纖維進行改性處理,最后在偶聯劑的作用下與聚醚酰亞胺樹脂進行偶聯、復合,從而得到玄武巖纖維與聚醚酰亞胺樹脂材料相容性更好的聚醚酰亞胺樹脂復合材料,玄武巖纖維對聚醚酰亞胺樹脂增強作用更好,使該復合材料性能更優異,有利于聚醚酰亞胺樹脂復合材料在各個領域的推廣應用。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聚碳酸酯增強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復合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材料制備而成:0.1?15.0份的玄武巖纖維、85.0?99.5份的聚碳酸酯、1?3份的偶聯劑、10?25份的活化劑;所述的玄武巖纖維中含有磷酸鋇;所述的活化劑為質量分數為3?5%的無機酸;該復合材料性能優異,有利于聚碳酸酯復合材料在各個領域的推廣應用。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具有半封閉或封閉內腔的非金屬復合材料產品模具及工藝,首先制造本發明的模具,并依次經(1)開模設計;(2)將內模母模合模,澆筑內模;(3)將內模安裝在模具的內模托板;(4)覆蓋玻璃布;(5)外模合口,根據工藝要求置入非金屬復合材料,并使非金屬復合材料固化;(6)放置接料盒,加熱裝置加熱至內模融化溫度,使內模變成液態流出,并經連通孔流入接料盒中;(7)拆除外模后得到玻璃鋼等非金屬復合材料產品成品。使用本發明的模具和工藝所制得的玻璃鋼、碳纖維材料、注塑產品等非金屬復合材料產品無合模線,生產出來的產品擁有完整的連續纖維,使得它在防漏、耐壓、抗沖擊力方面有很大的提升。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增強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制備方法包括對玄武巖纖維的改性處理和復合;通過對含有磷酸鋇的玄武巖纖維進行改性處理,最后在偶聯劑的作用下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進行偶聯、復合,從而得到玄武巖纖維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料相容性更好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復合材料,玄武巖纖維對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增強作用更好,使該復合材料性能更優異,有利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復合材料在各個領域的推廣應用。
本實用新型涉及復合材料固化領域,具體而言,提供了一種玻璃纖維增強樹脂基復合材料的固化系統。一種纖維增強樹脂基復合材料的固化系統,包括:待固化的纖維增強樹脂基復合材料層;石墨烯類材料層,所述石墨烯類材料層設置于所述復合材料層的至少一側,且所述石墨烯類材料層與電源相連。上述固化系統中,石墨烯類材料層的熱量直接傳遞到待固化的復合材料層處,避免了傳統烘箱需要將空氣加熱然后固化所造成的時間和能量的浪費,因而固化效率較高;此外,該固化系統結構簡單,造價較低,適合大規模應用。
本發明涉及復合材料模具制造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低成本制造復合材料模具工藝方法,選取環氧代木材料制造母模,并在三維軟件中建立母模的模型,在母模的模型上建立復合材料堆棧模型,將復合材料模具堆棧模型中的纖維材料鋪層在三維軟件中展開,依照展開后的模型制備纖維材料層,在母模上刮涂樹脂膠液和鋪設纖維材料層,然后在加溫、加壓設備中對模具坯料進行預固化,預固化后脫去母模,將模具坯料放入加熱設備中進行后固化,本方法在加溫、加壓設備中只對復合材料模具進行了預固化,將后固化工序放在單純的加溫設備中進行,降低了設備的使用成本,母模不需要隨模具進入加溫設備中進行高溫固化,從而在母模的選材上降低了模具的制造成本。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夾具,具體涉及一種用于雷擊試驗的復合材料層壓板夾具,主要用于在進行飛機復合材料壁板雷擊燒蝕損傷的試驗研究的過程中夾持復合材料層壓板。該裝置由底座、支撐桿、固定座、滑動導軌、壓板臂、壓塊、彈簧以及調整螺栓共同組成,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夾緊可靠,裝置體積小,重量較輕,維護方便的特點,并且便于復合材料層壓板的拆裝,能夠有效的防止激勵電流將復合材料試件擊飛。
本發明公開了用電化學制備復合材料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驟:S1:以氧化石墨烯、可溶性三價鐵鹽和二價鐵磁性金屬鹽為原料,用一步原位法制備得到鐵磁/石墨烯納米復合材料;其中:所述二價鐵磁性金屬鹽為Zn鹽、Co鹽、Ni鹽、Mn鹽或Cu鹽;S2:纖維表面去油處理,編織纖維預制體,電化學浸入制備金屬基復合材料,若是金屬材料采用有機溶劑法或加熱法進行處理;S3:將鐵磁/石墨烯納米復合材料修飾到電極表面,利用電化學沉積法將貴金屬沉積到復合材料表面,得到基于磁性納米復合材料基的電化學傳感器。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TPO復合材料,特別是一種TPO復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屬于復合材料技術領域。本發明的一種TPO復合材料,包括基層和熱復合于基層上的表層,所述基層采用PP發泡材料制成,所述表層包含下列按重量份計的原料組成:TPO材料100份、阻燃材料3?6份、輔助材料1.5?4.5份。采用本發明的一種TPO復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表層易于與基層粘接、成型時間短、成品率高,采用本發明制備的TPO復合材料,具有質輕、彈性好、硬挺度好、后加工工藝性能好的優點。主要應用于中高檔轎車的車門板、儀表臺的內裝飾,當然也可以應用于其他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復合材料技術領域,提供了一種復合材料疲勞試樣,包括長條形的試樣本體,試樣本體包括依次連接的第一夾持部、測量部和第二夾持部;第一夾持部和第二夾持部均為長方體結構;測量部沿垂直于試樣本體長度方向的截面形狀為長方形或正方形;測量部具有第三上側面、第三下側面、第三前側面和第三后側面;第三上側面、第三下側面、第三前側面和第三后側面均為內凹弧形面。本實用新型的復合材料疲勞試樣,結構簡單,加工方便。采用本實用新型的試樣進行疲勞試驗時,試樣能在測量部進行疲勞破壞,保證了疲勞數據與實際復合材料性能的一致性,提高了復合材料疲勞壽命評價結果的準確性。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陶瓷玻璃介電復合材料,所述介電復合材料由BaTiO3?SiO2燒結而成,所述BaTiO3?SiO2中SiO2的含量為2.5?5wt.%,所述BaTiO3?SiO2為具有SiO2殼層的BaTiO3納米顆粒;一種陶瓷玻璃介電復合材料的制備工藝,包括以下步驟:步驟a:使用BaTiO3納米顆粒作為核心,采用stober工藝法制備BaTiO3?SiO2;步驟b:使用pva溶液作為粘結劑,將BaTiO3?SiO2壓制成胚體;步驟c:將胚體加熱至550?650℃,并保溫50?70min;步驟d:將胚體繼續加熱至1200?1260℃,保溫4?6h;步驟e:將胚體降溫至650?750℃,并保溫1.5?2.5h;步驟f:將胚體冷卻,得到介電復合材料。采用本發明的一種陶瓷玻璃介電復合材料及制備工藝,具有高介電常數和低介電損耗,能夠提高抗擊穿能力。
本發明石墨烯改性纖維增強樹脂基復合材料,采用石墨烯纖維表面處理劑對增強纖維進行表面處理,將表面處理后的增強纖維與熱固性樹脂和熱塑性樹脂復合制備纖維增強樹脂基復合材料;其中,石墨烯的纖維表面處理劑采用硅烷偶聯劑與石墨烯混合制備;石墨烯包括單層石墨烯、多層石墨烯和氧化石墨烯中的一種或多種組合;硅烷偶聯劑為甲基乙烯基類硅烷偶聯劑和氨基類硅烷偶聯劑中的一種或多種組合。本發明石墨烯改性纖維增強樹脂基復合材料及其制作方法的有益技術效果有效提高了纖維增強樹脂基復合材料界面剪切強度,提高了纖維增強樹脂基復合材料的機械性能和使用壽命,對纖維增強樹脂基復合材料的研究、應用和推廣有著重要的意義。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四川德陽有色金屬材料制備及加工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