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開提供了一種線下服務點推薦方法,可以應用于人工智能技術領域。該方法包括:獲取用戶當前所在位置的第一位置數據;確定用戶當前所在位置所屬的區域內的N個線下服務點;利用訓練好的神經網絡模型預測所述N個線下服務點中每個線下服務點在接下來的預設時間段內的預計排隊數據;以及利用強化學習算法向用戶推薦當前應該前往的目標服務點,所述目標服務點為所述N個線下服務點其中之一。本公開還提供了一種線下服務點推薦裝置、設備、存儲介質和程序產品。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于KL散度優化對數據進行分類的方法:將原始的圖像、文本等數據進行數據預處理,將對象建模成多維分布;從有標簽的訓練數據中選擇一定量的三元組進行模型訓練;將所選擇的三元組作為訓練數據,在所有的均值向量上施加一個線性映射A并通過迭代優化學習最佳的線性映射,學習過程基于度量學習的基本假設,即同類樣本之間的距離變小,不同類樣本之間的距離變大;采用一種內蘊的梯度下降算法進行優化,將目標函數的梯度投影到同一個流形的切線空間之后,在給定一個仿射不變黎曼度量的SPD矩陣的流形上執行黎曼梯度下降;計算測試集與訓練集之間的KL散度,采用K近鄰(KNN)分類器對樣本進行分類。本方法能夠有效地提高系統的分類精度,并且擁有更穩定的性能。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自調溫相變蓄能材料及其制備方法。該相變材料包括:無機相變材料、有機相變材料以及膨脹珍珠巖、膠凝材料、抗裂材料或緩凝增粘材料。本發明的自調溫相變蓄能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步驟:1)將石蠟、棕櫚酸丁酯和三水乙酸鈉相混合待用;2)在真空反應釜中加入膨脹多孔珍珠巖石,抽空釜中空氣,后緩慢加入1)中混合物攪拌,緩慢向釜中加壓使1)中混合物滲入膨脹多孔珍珠巖石中,待1)中混合物完全滲入膨脹珍珠巖石相變材料組分即完成;3)將2)中所得物質,與凝結材料和保溫組分、聚合物高分子混合攪拌后即得和變保溫節能材料。本發明的相變節能材料以有機物相變材料、無機物相交材料混合物為相變組分,產品具有蓄熱量高、良好化學穩定性、傳熱率低、經測定建筑防火等級為A級不受使用范圍的限制等特點。
利用基于NSS態的電子配對模型,并結合Bi2212的已有結果,我們解釋了超導銅氧化物體系的反節點和節點特征。這些解釋與其他一些重要的實驗結果定性符合得很好。視在能隙的幅度被確認為對該能隙所在處的電子配對穩定性的量度,因為它表明穩定的電子配對(NSS態)只能在更低能量處實現。在轉變溫度Tc或其附近,如Bi2212的一個體系的化學勢由其中最穩定的電子配對決定,基本上等于其電子的測得能量的上限。Bi2212的節點配對最穩定的原因尚不確定,雖然中介格波模的聲子耗盡可能是個線索。尚不能確定節點配對的視在B帶部分是否也受到如反節點配對那樣持續的“約束”,如是,則表明節點折彎的能量等于中介聲子能量;但從圖5的結果尚無法證實這種“約束”。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應用于鋁電解行業的側壁材料,特別是與低溫電解質相匹配的側壁材料,該材料的化學組成包括:氧化鋅、氧化鉻作為基礎原材料,兩者總構成比例為100%,在此基礎上,額外添加一定含量的氧化鎂、氧化鈦、氧化鐵、氧化硅、氧化鋁一種添加劑或幾種作為添加劑。本發明選用上述基礎原材料和添加劑,所制備出的制品燒結性能較好,材料結構致密,無明顯宏觀結構開裂和顯微組織缺陷。通過動態腐蝕和靜態腐蝕實驗測試,其結果表明,此材料在低溫電解質中具有極低的溶解度和腐蝕速率,能夠滿足新型側壁材料的使用要求。
本發明提供一種稀土元素修飾的鉑釕納米顆粒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配置稀土金屬鹽、釕鹽、鉑鹽的混合溶液,加入于DMF中,充分攪拌均勻(2)隨后通入氫氣,在120?160℃下反應,然后放置冷卻至室溫,反應物經離心、洗滌、干燥后得到稀土氧化物修飾的釕鉑納米微粒;(3)將獲得的催化劑和炭黑混合均勻,超聲均勻后,干燥,然后進行熱處理得到PtRu?REE/C,用于電化學性能測試。其中,Pt1Ru1?Er2O3/C、Pt1Ru1?EuOx/C納米顆粒在堿性條件下的HOR性能超過商業Pt/C。本發明簡單、實驗流程短、條件溫和;在鉑釕體系中引入痕量稀土,結合溶劑熱合成技術產生特征結構的精細組合,得到的稀土氧化物修飾的釕鉑納米微粒展現出優益顯著的HOR性能,非常適合大批量生產。
一種改善固態鋰電池正極材料與固態電解質界面的方法,屬于鋰電池固態電解質領域。制備步驟如下:1)將一定質量比的聚合物、鋰鹽和超離子導體置于樣品瓶中,以N?甲基吡咯烷酮作為溶劑攪拌均勻;將混合均勻的漿料滴涂到模具中并進行干燥制得復合電解質膜;2)將正極材料制成電池正極極片,利用轉印技術將正極材料轉印到復合電解質膜表面并去除鋁箔,負極為金屬鋰,組裝成固態扣式電池;3)對組裝好的固態電池的電化學性進行測試。該方法直接將正極材料轉印到固態電解質表面,實現了固態電解質與正極材料的緊密接觸,有效降低了界面阻抗。此方法為解決鋰電池正極與固態電解質的界面問題提供了一種簡單易行和經濟實用的方法。為固態電池界面研究提供一種新的思路。
一種三維碳結構負載鉑催化劑及其制備方法屬于燃料電池催化劑技術領域。本方法由以下步驟組成:1)多種結構碳基材料通過前處理工藝得到三維碳結構粉體;2)將三維結構碳粉、六羥基合鉑酸二(乙醇銨)水溶液、乙醇、去離子水混合均勻得到初級反應液;3)使用NaOH調節初級反應液至合適pH,加熱反應制備三維碳結構負載Pt;4)通過煅燒手段得到三維碳結構負載Pt催化劑初級產物;5)采用等離子體增強化學氣相沉積系統進行等離子體處理得到最終的三維碳結構負載Pt催化劑。本發明所制備的三維碳結構負載Pt催化劑質量活性大于350mA/mgPt@0.9V,10000圈老化測試后,其質量活性衰減小于10%。
本發明涉及一種新型極性氧硒化物及其制備方法與用途,化學式為Sr6Cd2Sb6O7Se10,屬于單斜晶系Cm極性空間群,具有層狀結構,是一類新型光電轉換材料。由于該材料具有極性晶體結構,因此晶體內部存在宏觀極化,有利于實現光生電子?空穴的高效分離。Sr6Cd2Sb6O7Se10的光學帶隙為1.55eV,可充分利用太陽光譜中的紫外及可見光部分。該材料具有較大的二階倍頻響應特性,證實了材料中存在較強極化?;诓牧蠁尉У墓怆娖骷?,在500?1000nm范圍內表現出良好的光電響應性,表明該材料為一種有潛力的新型光電轉換材料,可用于光電探測、光催化、光伏、激光頻率轉換等領域。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在高溫下施加磁場的裝置和方法,該裝置包括線圈(1)和磁芯(2),其中所述磁芯(2)為采用高溫導磁材料制備的帶開口磁芯,開口的相對兩端為磁極,兩磁極之間有容納高溫熱源場的空間,該高溫熱源場的溫度為500~1400℃,高溫熱源場與所述磁極之間設有熱障層(3),將高溫熱源場與磁極隔開,所述磁極的工作溫度為500~1050℃;所述高溫導磁材料為多晶鈷基合金,其化學成份按重量百分比為CoxFe100?x?yMy,式中M為選自碳、硫、鉬、錳、鎳的摻雜元素,90≤x≤100,y≤0.3。本發明采用多晶鈷鐵合金作磁芯導磁材料結合熱障層的設計,可給超過1000℃熱源施加磁場,達到在核工業、深空探測、能源等領域對高溫下施加磁場的需求。
本發明涉及一種考慮多資源限制的變周期移動邊緣計算卸載決策方法,以及一個用于測試該方法的邊緣計算仿真模型。仿真模型考慮了多種資源的限制,包括用戶動設備本地算力和通信能力、邊緣服務器算力、通信信道的限制;模型的諸多參數服從均勻分布隨機生成?;谏鲜瞿P?,結合深度確定策略梯度下降深度強化學習方法,設計了一種可行的變周期卸載決策方法,把任務失敗比率、能耗、時延作為優化指標,同時進行計算卸載決策與信號傳輸通道和邊緣服務器算力分配。本發明的主要優點在于所建立的模型環境因其隨機性較大和考慮限制較多而貼合實際、變周期決策學習方法克服了任務等待決策時隙所耽誤的時間。
一種鋰電池用負載氧化鎳生物基氮摻雜多孔碳負極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基氮摻雜多孔碳為竹碳、竹筍碳的一種或兩種,碳材料的比表面積為100~3000m2/g,氮元素含量為0.1~10.0wt.%。負載氧化鎳納米粒子粒徑為5~500nm。將氧化鎳納米粒子分散于四氫呋喃溶劑中超聲30分鐘,待分散均勻后,加入多孔碳繼續超聲20分鐘,高速離心,去離子水洗滌,烘箱干燥后得到負載氧化鎳生物基氮摻雜多孔碳,作為鋰離子電池用負極材料,裝配CR2025紐扣式半電池并測試其電化學性能。在100mAg?1電流密度下,首次充放電循環比容量高達1084mAhg?1,遠高于商業使用的碳材料負極材料的370mAhg?1,而且經歷50次充放電循環后仍具有510mAhg?1比容量值,同樣遠高于商用碳材料負極材料。因此,其可作為傳統商用鋰離子電池碳負極材料的替代材料,具有廣泛的商業價值和應用前景。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在待測樣品周圍鍍漆或放置遮光片,通過疊層掃描同時獲取周圍黑色振幅信息,并以此作為疊層恢復的支撐條件的疊層成像技術。利用基于黑色支撐的疊層迭代算法可重建樣品的復振幅信息。本發明可適用于反射型物體或透射型物體的成像。本發明周圍采用黑色振幅圖像作為約束支撐信息,能夠很好的滿足對圖像重建精度提升的實際要求,實現成本低廉。本發明相比于傳統疊層成像技術,能夠得到更精確的恢復效果,同時收斂速度快,成像效率高,在抗噪聲能力,抗孔徑偏移能力上均有顯著提升。此外具有操作簡單,實用性強的優勢,在光學,化學,生物醫學等領域均可廣泛應用。
一種Li2TiO3粉末材料、其制備方法及用該Li2TiO3粉末材料制備尖晶石鈦酸鋰(Li4Ti5O12)的方法。該Li2TiO3粉末材料的一次顆粒的粒徑為10~100nm,XRD測試結構為單斜晶系或立方晶系,中值粒徑D50為50nm~15μm。其制備方法為:以鋰的化合物和鈦的化合物為原料,按摩爾比Li/Ti=2∶1配比,加入一定量的碳或碳前驅體,在介質中均勻混合后,干燥,得到的前驅體放入爐中,在空氣氣氛下燒結合成Li2TiO3材料。用該Li2TiO3粉末材料制備尖晶石鈦酸鋰的方法為:將Li2TiO3粉末材料與二氧化鈦或偏鈦酸按計量比混合,其配比量以Ti的摩爾比計為2∶3,再加入一定量的碳或者碳前驅體,在介質中均勻混合后,干燥,得到的前驅體放入爐中,在空氣氣氛下燒結合成尖晶石鈦酸鋰材料。所得尖晶石鈦酸鋰純度高,一次顆粒細小,電化學性能優異。
本公開提供的光纖生物傳感探頭及其制備方法,所述光纖生物傳感探頭包括:傳導光纖;位于所述傳導光纖端部或端部附近的可表達熒光指示蛋白的感應細胞,且所述感應細胞分散于基于水凝膠的細胞培養環境中;和與所述傳導光纖連接的空間環境,用于為所述感應細胞提供保護。所述制備方法包括:通過細胞轉染制作可表達目標熒光指示蛋白的感應細胞;將所述感應細胞轉移至基于水凝膠的細胞培養環境中,獲得含有感應細胞的水凝膠;將所述傳導光纖裝配至所述空間環境,將所述含有感應細胞的水凝膠轉移至所述空間環境中所述傳導光纖端部或端部附近,待水凝膠凝固后,獲得所述光纖生物傳感探頭。本公開提供的光纖生物傳感探頭可實現高化學特異性的實時監測。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能效的聚類聯邦邊緣學習策略生成方法和裝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1、云中心初始化邊緣接入策略;S2、邊緣基站求解其接入設備的帶寬資源分配策略,將其初始化模型發送給接入設備;S3、設備計算接收到的全局模型的精度,根據全局模型和本地數據采用分層遷移策略訓練本地模型,計算上傳本地模型花費的能量,將測試精度與能耗的差值作為本地收益,將本地模型和本地收益上傳到所接入的邊緣基站;S4、邊緣基站分層聚合本地模型,通過平均所有接入設備的本地收益,計算邊緣收益,將邊緣收益上傳到云中心;S5、云中心根據收到的邊緣基站的反饋信息,計算系統收益,采用深度強化學習算法調整邊緣接入策略;S6、重復上述過程直至收斂。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石墨烯等離激元液體傳感器,包括蓋板和石墨烯等離激元器件,其中所述石墨烯等離激元器件,自下而上依次包括基底,電介質層,石墨烯層,微腔,其中在所述蓋板分別設置與微腔連通的進樣通道和出樣通道,石墨烯層上方是液體微腔,石墨烯等離激元能夠增強被測溶液或者溶液中所含物質的紅外吸收。通過所得到的增強紅外光譜上材料的紅外特征吸收進行化學成分和結構的指認。等離激元波長在中紅外波段(共振頻率在400?3000波數),所述傳感器可重復使用、可集成。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超重力萃取高濃度含酚廢水的方法。所述方法采用溶劑萃取脫酚法,在超重力的作用下實現萃取劑與高濃度含酚廢水的混合并進行萃??;所述方法采用逆流萃取和錯流萃取的萃取方式;所述高濃度含酚廢水的總酚含量為5000~12000mg/L,pH為7.5~9.5。本發明采用超重力萃取,相比塔的單一萃取方式,超重力萃取可同時實現錯流及逆流萃取,同時可方便測定不同級數的萃取效果,以此靈活的改變萃取級數及萃取方式;超重力萃取過程的溶劑回收依靠溶劑與酚沸點的不同,采用蒸餾方式有效回收溶劑及粗酚。本發明處理過程無化學反應,同時無其它藥劑加入從而幾乎不產生二次污染。
本發明屬于一種水平井井下物理模擬試驗裝置,是一種能夠進行石油工業水平井水平井段生產動態模擬、后期開發增產工藝技術研究及常用化學助劑產品性能評價的物理模擬試驗裝置。本模擬試驗裝置包括殼體,殼體上設有測壓點和供液閥門,液流轉向管和模擬井筒固定于殼體中,液流轉向管位于模擬井筒之中,在模擬井筒與殼體之間是模擬地層。模擬地層是根據實驗目的層的要求,選擇充填材料配制后,填入模擬井筒與殼體之間??梢灾瞥刹煌哪M地層,實現不同實驗目的層的實驗研究。如進行水平井堵水、調剖、解堵等研究,為水平井生產動態研究和開發增產實施效果評價的室內研究提供了手段,為水平井的高效開發提供科學依據,可以用于指導生產。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高頻層序地層學的海相頁巖氣水平井靶窗選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從沉積學、古生物學、地球化學、測井響應等方面,識別層序劃分標志,開展高頻層序地層劃分;(2)在五級旋回劃分基礎上,開展頁巖亞層劃分與對比;(3)選擇地質與工程關鍵參數,建立頁巖儲層綜合評價指數;(4)求取各亞層儲層綜合評價指數,確定頁巖氣水平井最優靶窗。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過頁巖高精度層序地層劃分和儲層綜合評價,實現頁巖氣水平井最優靶窗定量化確定,以最大化提高單井產量。
本發明涉及一種特異性結合P?糖蛋白的核酸適配體、制備方法及其應用,屬于生物技術領域。所述核酸適配體的核苷酸序列選自序列表中SEQ ID No.1~SEQ ID No.14;是通過SELEX技術結合表面修飾的磁珠對原始隨機寡核苷酸文庫進行篩選、擴增、測序制備得到;所述核酸適配體分子量小,可以化學合成,成本低;親和性和特異性強;便于標記;重復性和穩定性好,易于保存??芍谱鞒蔁晒夥肿犹结?,實現生物體外組織、細胞上P?gp的熒光可視化以及量化;可以特異性的結合P?gp,抑制P?gp的功能,成為P?gp功能的潛在核酸型抑制劑。
本發明屬于油氣地球化學勘探技術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提取土壤中烴類物質的裝置和方法。該裝置包括裝置本體,所述裝置本體具有出液口;所述裝置還包括設置在所述裝置本體內部的過濾網組件,所述過濾網組件的外緣與所述裝置本體的內壁貼合,并且所述過濾網組件位于所述出液口的下方。由于本發明的提取土壤中烴類物質的裝置具有過濾網組件,因此,在收集提取后的有機溶劑時,能夠阻止土壤伴隨著提取后的有機溶劑流出,從而為準確測量土壤中烴類物質,如稠環芳烴提供保證。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防護用鋼及其制備方法,所述防護用鋼由如下質量分數的化學成分組成:碳:0.46?0.55%;硅:1.70?2.00%;錳:0.20?0.80%;鋁:0.015?0.060%;磷≤0.012%;硫≤0.004%;鎳3.6?4.4%;鉻:1.10?1.60%;鉬:0.70?0.90%;釩:0.03?0.045%;硼:0.0004?0.0009%,鈮:0.025?0.045%,其余為鐵及不可避免的雜質。本發明方法生產出的防護用鋼,抗拉強度(Rm)為2120?2230MPa,延伸率為8.5?10.5%,具有良好的強度和塑形;?40℃下沖擊功為14?34J,180°冷彎均合格,韌性好;布氏硬度為601?615HBW,硬度高;打靶測試中,均為擊穿,具有超高的防護性能,滿足北約和歐盟等高級別防護標準要求。
本發明涉及一種鈀碳催化劑,包括:活性炭載體,所述活性炭載體表面負載一層金屬氧化物,形成金屬氧化物-活性炭復合物載體,所述復合物載體上負載鈀納米粒子。本發明還涉及該鈀碳催化劑的制備方法,包括:將金屬鹽負載至活性炭,經過堿溶液沉淀,洗滌、烘干得到金屬氧化物-活性炭復合物載體;將鈀鹽負載至金屬氧化物-活性炭復合物載體,得到前體;將前體還原、干燥,得到金屬氧化物輔助鈀碳催化劑。本發明制備的金屬氧化物輔助鈀碳催化劑,鈀納米粒子的粒徑為1-5nm,顆粒小,用CO動態化學吸附法測得鈀的分散度在35-55%之間,催化劑活性高、穩定性高,可循環多次使用。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反蜂巢型富鋰鎳基氧化物的結構,其化學式為Li2NiO3或[Li2/3Ni1/3]O,空間群為C2/m,晶胞參數為α=90.00°,β=146.02°,γ=90.00°。其結構不同于Li@Ni6蜂巢型的Li[Li1/3Ni2/3]O2,在此結構每層中均是Ni@Li6反蜂巢的配置。其合成過程為:在透射電子顯微鏡下,利用原位加熱電鏡桿對鎳鋰氧化物或鋰鹽/鎳氧化物混合物進行加熱并觀測結構變化,600℃時此結構生成,700℃時結晶性最好,并拍攝到此結構的原子圖像。同時結合第一性原理計算對此結構進行模擬,解析出其三維結構。上述結構是一種潛在的富鋰正極材料,有望實現穩定的陰離子氧化還原,提高鋰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
一種硅鋁材料及其制備方法。硅鋁材料具有擬薄水鋁石結構,以氧化物重量計,其無水化學表達式為:(0?0.2)Na2O:(8?30)SiO2:(70?92)Al2O3,其比表面積大于500且不大于650m2/g,孔體積為2.1?2.8mL/g,其在200℃條件下測得的吡啶紅外B酸量與L酸量的比值為0.10?0.38。本發明的硅鋁材料具有高的孔體積,大的比表面積,雙孔分布,高的熱穩定性,較高的酸量,并含有B酸中心。
本發明提供一種中孔含硅的氧化鋁材料及其制備方法。該中孔含硅的氧化鋁材料以氧化物重量計,其無水化學表達式為:(0?0.3)Na2O:(5?25)SiO2:(80?98)Al2O3;200℃下吡啶紅外測得的B/L酸比值為0.2?0.5,所述的材料通過TEM表征,具備網狀結構表面。該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將水、擬薄水鋁石,烷基三甲基季銨鹽型陽離子表面活性劑混合,攪拌下加入計量的Y型沸石導向劑,混合均質,隨后升溫反應;反應結束后將所得固體沉淀物過濾、洗滌,干燥,焙燒。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防霉漆及其制備方法,屬于化學工藝技術領域。所述防霉漆由質量分數為40%?90%的水性樹脂、5%?15%的成膜助劑、0.1%?3%的防霉劑、0.1%?2%的分散劑、0.1%?0.5%的消泡劑、0.1%?2%的附著力促進劑、0.1%?1%的增稠劑、5%?30%的去離子水、0.1%?2%的pH調節劑組成,上述各組分配比和為100%,本發明根據除濕新風機凝水盤的具體工作環境以及霉菌的生長狀態、成因及種類,提供了一種附著力好,分散程度高的防霉漆,該防霉漆經過測試能夠有效防霉,避免新風除濕機在工作一段時間后反而成為細菌、霉菌“搬運工”的現狀,提高其工作的安全性,以及使用壽命。
一種從水系廢舊磷酸鐵鋰電池中回收再生正極材料的方法。先將充分放電后的廢舊磷酸鐵鋰電池進行精細化拆解,獲得完好的正極片,通過去離子水浸泡的方式使正極活性物質與集流體分離,對活性物質干燥、球磨處理得到待再生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對待再生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分別進行碳含量和Li、Fe、P元素比例測試,添加鋰源和鐵源調整Li:Fe:P摩爾比例為(1.0~1.1):1:1,進一步按1:1:1的比例添加鋰源、鐵源和磷源,調整材料中C含量比例。對元素比例調整后的材料進行球磨、低溫預燒及高溫燒結,得到再生磷酸鐵鋰正極材料。該再生材料0.1C放電容量可達156mAh/g,2C放電容量可達120mAh/g,0.1C循環50次容量保持率高于99%,各項電化學性能優異。本發明成本低,工藝簡單,不會產生二次污染。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北京北京有色金屬化學分析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