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涉及化學儲能電池領域中的一種凝膠電解質的制備方法,將凝膠聚合物與溶劑混合攪拌呈透明凝膠狀,再與增塑劑攪拌得到適合3D打印的凝膠電解質漿料,之后通過將漿料進行3D打印得到特定形狀的基膜,將基膜烘干后浸泡于手套箱中內的電解液中得到凝膠電解質。本發明所制凝膠電解質可形成特定形狀的電池隔膜,可以用于異型電池研制。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粉料均勻化球磨機,屬于球磨機技術領域。一種粉料均勻化球磨機,包括工作箱,還包括:轉動連接在工作箱上的研磨筒,其中,工作箱上固定連接有底座,底座上滑動連接有支撐板,支撐板上通過連接軸轉動連接有筒蓋,筒蓋可卡合連接在研磨筒上;固定連接在連接軸上刮板,其中,刮板的接觸端與研磨筒內壁相貼合,刮板上固定連接有噴頭,噴頭的噴氣端與刮板相配合;本實用新型可以對研磨筒的內壁進行實時清掃,減少筒內壁上殘留粉料而形成的物料硬斑,從而提高后續粉碎的效果和粉料的精度質量。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鋁土礦山分區機械化連續開采的“雙II+U”型采準系統,兩組采區軌道兼進風上山和膠帶兼回風上山呈“雙II”型布置;多個由進風巷、開切上山和回風巷構成、回采方向依次相反的長壁式機械化連續回采工作面呈“U”型布置;相鄰兩回采工作面間通過工作面接替聯絡巷連通,用于生產設備的搬遷?;夭晒ぷ髅娌捎孟滦型L;礦石運輸方向始終與風流方向相同,且都位于回風流中;材料、設備、人員運輸都位于進風流中。本發明在保證通風可靠、風質清潔的前提下,能夠滿足鋁土礦山機械化連續落礦、低能耗連續出礦、工作面快速接替等規?;a需求,具有單面生產能力大、工作面搬遷耗時少、通風阻力小、風流質量高、采區運輸能耗低等優點。
用低貧錳高鐵高磷難選礦生產電硅熱法金屬錳的方法,是用等粒子解粒,重選脫泥,使SiO2、AiO3、CaO、MgO減少,利用Fe與CO反應和P與CO的作用進入附產鐵。僅以5%入Mn渣,因Mn與CO需在960—1164℃區間還原,90%Mn以MnO、SiO或2Mn,SiO形成熔體,實現Mn>40%,Fe<1%,P<0.2%酸性富錳渣;澆鑄成塊,磨至0.024—0.072mm進入電解錳生產。再用中頻爐熔化與液體富錳渣熱兌熱裝入電弧精煉爐,以CaO作熔劑,造渣脫Si精煉。實現了用低貧錳高鐵高磷難選礦作原料,采礦成本低,有利于環保,節約投資,質量達到國際電硅熱法金屬錳指標。
本方案公開了采礦機械領域的石灰石破碎裝置,包括機殼,破碎棍和負壓風機,所述機殼上方設有投料口,下方設有除塵口;所述破碎棍設置在機殼內部且位于投料口正下方,所述負壓風機安裝在除塵口,所述破碎棍兩側和下方設置有篩選機構,所述篩選機構包括采用鋼箔制成具有彈性的篩選網,所述機殼內部設有通過固定架固定連接的旋轉棍,所述篩選網傳動連接在旋轉棍外表面,篩選網和旋轉棍形成U型傳送通道,所旋轉棍表面設置有與篩選網的網孔契合的清理柱,所述旋轉棍上并排連接有多個篩選網,相鄰篩選網之間設置有切刀,切刀固定在旋轉棍表面,可以有效防止破碎裝置中殘留石灰石積塵較為嚴重的問題,使得破碎裝置能夠正常工作。
一種自硫鐵礦尾礦中回收鋁土礦的工藝方法,該方法步驟為將硫鐵礦尾礦漿加入調整劑、抑制劑進行三次攪拌,一次粗選,二次掃選和二次精選,濃縮、過濾得到所需鋁土精礦。本發明不需增加采礦、原礦運輸成本,不需增加原礦破碎、磨礦生產成本,基本不增加單位水耗,只增加該階段電耗及很小部分土建投資,降低尾礦排出量,增大尾礦庫服務年限,降低土地征添加量,提高礦產資源利用率,使企業獲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磷渣硅酸鹽水泥熟料的生產工藝,所述熟料主要是由石灰石、硫酸渣、江砂、磷渣和尾礦按照75~80、5.5~6.5、1.8~2.8、9~13、1~4.5的重量配合比進行混合而成,其中,所述硫酸渣為硫酸廠的工業廢料,所述磷渣為電爐升華法制磷時排出并經水淬處理的廢渣,所述尾礦為采礦工業殘留下來的含有Pb、Zn微量元素的尾礦。本發明利用工業廢棄物磷渣、硫酸渣和尾礦為原材料來生產低環境符合型磷酸鹽水泥熟料,不僅解決了優質石灰石、粘土和鐵礦石的資源短缺問題,又為工業廢棄物的處理提供了理想的途徑,而且能夠節約資源和能源,減少了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保護環境和降低成本。
一種錄井用鋼絲的生產方法,生產鋼絲直徑為Φ2.40mm,半成品鋼絲直徑為Φ5.6mm,鋼絲熱處理線溫為935~940℃,預熱溫度為400~420℃、車速為13~14m/min,鋼絲熱處理后組織均勻,鋼絲磷化采用搓線磷化的生產方法,經過搓線磷化后,鋼絲夾層磷化涂層均勻,鋼絲拉拔車速為150~200m/min,各卷筒溫度控制在100℃,經拉拔后的鋼絲成品強度控制在1750~1950Mpa范圍內,鋼絲扭轉值達到38~42次,鋼絲圈徑大于800mm,翹高小于10mm,表面均勻涂薄油。鋼絲韌性好,質量高,滿足石油開采、礦山開采等行業需求。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適用于采礦的安全防護服,包括防護服本體,所述防護服本體的背部沿橫向方向對稱設有兩組卡扣裝置,所述卡扣裝置上沿豎直方向設有安置槽,所述兩組卡扣裝置之間設有防護裝置,所述防護裝置包括兩個防護桿,所述兩個防護桿分別卡接在所述兩組卡扣裝置的安置槽中,防護桿上端與所述卡扣裝置之間鉸接相連,所述兩個防護桿之間連接有柔性防水布;本實用新型的適用于采礦的安全防護服結構新穎,使用方便,提高了防護服的實用性,豐富其功能。
本實用新型涉及采礦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采礦用切割機,包括機體、滾輪、水箱、伸縮桿、支撐臂、切割輪、轉動電機、蓄電池、液壓油缸、中控器、照明燈裝置、固定旋鈕、隔離網和控制鍵,滾輪設置于機體下部,水箱設置于機體右側,控制鍵設置于機體側面,伸縮桿設置于機體上方,支撐臂設置于伸縮桿上方,支撐臂下部設置有固定旋鈕,照明燈裝置設置于支撐臂上部側面,切割輪設置于支撐臂側面,切割輪連接轉動電機,機體內部設置有蓄電池、液壓油缸和中控器,本實用新型易于操作,其調節功能調節切割的高度和角度,照明燈裝置便于夜間施工,隔離網和水箱減少灰塵飛揚影響機器工作且保護環境,節約整體空間,具有很強的實用性。
一種置換采礦支護架:在足夠承受力的型材上按設計需要設置鉸鏈套,即成受力板、前撐臂、前撐頂梁、后撐頂梁、底撐板、背力板。受力板、前撐臂由鉸鏈軸按需連接(后稱鉸接)組成升降架。前撐頂梁鉸接于前撐臂、后撐頂梁鉸接于升降架頂部、底撐板鉸接于升降架底部、背力板鉸接于升降架側后、回力彈簧裝置設置于前撐臂與受力板的交叉部位、鋼絲繩卡設置于升降架邊部相應位置,共同組成置換采礦支護架單體。采礦時,順采礦工作面的方向,按一定間距(通常是0.2米左右)布置置換采礦支護架單體,前撐頂梁前著力點置于頂板與工作面的交叉處,背力板面為采空區,其所設置的回力彈簧裝置給予置換采礦支護架單體一個初撐力,用鋼絲繩通過鋼絲繩卡將其連接起來,形成順工作面的一排置換采礦支護架單體,在背力板上掛上背力網,即組成置換采礦支護架。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貴州遵義有色金屬采礦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