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球磨機用自動進料裝置,包括支撐架和螺旋推送葉片,所述支撐架的頂端安裝有輸料管道,所述輸料管道的一端安裝有驅動電機,所述輸料管道的一端安裝有保溫罩,所述保溫罩罩住驅動電機,所述保溫罩的頂端連接有排氣管道,所述支撐架的一側安裝有基座,所述基座的頂端安裝有鼓風機,所述鼓風機的排氣端連接有輸氣管道,所述輸料管道的底端一側連接有排氣口和排料嘴,所述連接管道的底端連接有空心排氣板。本實用新型,使內管受熱均勻,進而使輸送的物料受熱均勻,實現快速烘干處理,對排料嘴排出物料再次風干處理,進一步提高物料的干燥性,獲取優質的物料,為后續的球磨機作業提供良好基礎。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具有高比表面積蝦殼生物質炭的制備方法,步驟包括:將收集的廢棄南美白對蝦蝦殼,用自來水洗凈,除去各類雜質,風干干燥,進行升溫炭化,與鹽酸混合去除灰分,烘干過篩后進行KOH或ZnCl2改性制備蝦殼基生物質炭,然后與鹽酸混合去除灰分,過濾,濾渣經洗滌干燥,篩分裝瓶而得;該生物質炭可用于吸附廢水中重金屬離子。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制備方法簡單,成本低,所得產品比表面積大,吸附能力強,對質量濃度為10?400mg/L的含Cr6+、Cd2+等重金屬離子的廢水中Cr6+、Cd2+的吸附容量達20?320mg/g,吸附率90%以上,有利于在水處理領域更好的推廣與應用。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絞刀,包括多個絞刀片,其中每個所述絞刀片上均設置有多個齒座,每個所述齒座上設置有刀齒,多個所述絞刀片的上端固定在環形支架上;每個所述絞刀片均與所述環形支架所在平面呈60°~85°傾斜,絞刀片下端向上彎折,下端固定在開有軸孔的圓柱體上,圓柱體高于絞刀片彎折部,絞刀軸向剖面呈W型。通過設計合適的絞刀片及其刀齒的挖掘角度,使絞刀在旋轉挖礦時刀尖正對巖石撞擊,力集中在刀尖上,易于破碎巖石,將其用于開挖礦石和硬土的船舶上,可使絞吸式采礦船的適用范圍加大,提高經濟效益。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定位用的高精度全回轉推進器的成套設備。主要解決現有清洗技術存在模糊控制、設備能耗大,且無法滿足采礦平臺的精確定位要求的技術問題。包括主機、液壓馬達、伺服電機、螺旋槳軸、螺旋槳以及全回轉操控器,控制裝置包括高壓油管、液壓動力系統模塊、伺服電機驅動模塊、數據顯示模塊以及PLC控制模塊,PLC控制模塊與數據顯示模塊相連接,數據顯示模塊分別與液壓動力系統模塊、伺服電機驅動模塊相連接,液壓動力系統模塊控制液壓馬達,伺服電機驅動模塊控制伺服電機。采用PLC智能控制,將數據實時監測和反饋顯示到觸控屏上,便于操作人員對于系統的壓力,轉速,螺旋槳轉向等多種數據的收集、監測、觀察。
本實用新型屬于采礦設備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深海集礦機,其解決了現有深海集礦機去污除粘效果差等技術問題。本深海集礦機包括機架,機架的兩側分別設置有兩組主動輪與從動輪,同一組內的主動輪與從動輪之間通過履帶相連接,履帶上開設有履齒槽,本深海集礦機還包括若干根位于機架與履帶之間的去污桿,去污桿的外端懸空設置且朝向履齒槽的內端部,機架上設置有與去污桿的內端相連接的驅動源,驅動源能夠帶動去污桿插入履齒槽內。本深海集礦機能通過驅動源帶動去污桿沿履齒槽的內端部插入該履齒槽內,從而將履齒槽內的污泥徹底消除,徹底實現去泥除粘,保證深海集礦機能夠在海底順利行走。
本申請涉及一種等距布孔臺階爆破方法、系統、存儲介質及智能終端,涉及采礦爆破的領域,該方法包括獲取爆破區域信息;劃分成規則區域信息和不規則區域信息;確定等邊三角形信息;獲取基準炮孔點位信息;確定剩余炮孔點位信息;確定起爆等時線信息;確定起爆順序信息;于基準炮孔點位信息和剩余炮孔點位信息所對應的炮孔中裝填炸藥后,依次從基準炮孔點位信息按照起爆順序信息進行逐排起爆,改善了常規寬孔距小抵抗線爆破炮孔布置不規則,對于規模不大的臺階鉆孔爆破,不容易操作,導致爆破施工效率較低的問題,本申請具有使得每個炮孔到相鄰炮孔的距離相等,從而實現等孔距布孔和等阻自由面爆破,炸藥能量得到充分利用的效果。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深海礦砂挖掘裝置,包括具有原礦倉和尾砂倉的船體、抽砂泵、碾碎機、磁選機以及尾砂泵,碾碎機包括殼體、設置在殼體內的上下兩組碾壓對輥,上面一組碾壓對輥中的二個碾壓輥的中心線與轉動軸線之間具有一個偏心距,抽砂泵的出砂口通過管道與殼體的礦砂進口相連,殼體的礦砂出口通過管道與原礦倉相連,由磁選機篩選出的精礦砂通過螺旋輸送機和皮帶輸送機直接送到運輸船上,而尾礦砂則送入尾砂倉內,并通過尾砂泵輸送到遠離開采區的海底就地回填。本發明對于尾礦的處理簡單、不會對環境造成不良的影響,可節省大量的運力以降低采礦成本,磁選機采用長條形結構,因此可對原礦砂進行充分、準確的選礦,有效地避免資源的浪費。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深海礦砂采集分離裝置,包括具有精礦倉、尾砂倉以及二個原礦倉的船體,由抽砂泵抽取的原礦砂被碾碎機碾碎后進入第一個原礦倉內,并通過第一渣漿泵送入第二個原礦倉內,原礦砂通過磁選機選出精礦砂,再通過精礦砂輸送裝置送入精礦倉內,當精礦倉內的精礦砂到達一定位置時,抽砂泵停止工作;當第一個原礦倉內的原礦砂被全部抽入第二個原礦倉時,精礦倉內的精礦砂通過第二渣漿泵送入第一個原礦倉內,而尾礦砂則用尾砂泵通過尾礦回填管道輸送到遠離開采區的海底就地回填。本發明對于尾礦的處理簡單、不會對環境造成不良的影響,以節省運力并降低采礦成本,還可對原礦砂進行充分、準確的選礦,有效地避免資源的浪費。
海洋礦產挖取裝置,包括支撐框架和配重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框架四周安裝有支撐腳,支撐框架的兩側設有外框,所述支撐框架內安裝有導向框架,支架二安裝在導向框架的兩側,所述支架二鉸接有連桿二,搖臂一端與連桿二鉸接,另一端連接有物料鏟;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通過機械運動和物理原理,使采礦裝置自動抓取礦料,速度快,采集作業簡單,可多臺設備同時對一片區域進行作業,采礦速度快,適合推廣使用。
海洋礦產抓取裝置,包括支撐框架和配重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框架四周安裝有支撐腳,支撐框架的兩側設有外框,所述支撐框架內安裝有導向框架,支架二安裝在導向框架的兩側,所述支架二鉸接有連桿二,搖臂一端與連桿二鉸接,另一端連接有物料鏟;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通過機械運動和物理原理,使采礦裝置自動抓取礦料,速度快,采集作業簡單,可多臺設備同時對一片區域進行作業,采礦速度快,適合推廣使用。
一種海底采礦挖斗控制裝置,屬于機械設備領域,包括液壓泵、減速器、制動器、滾筒、鋼索、保護殼、無線液位傳感器、抓斗、變頻器和控制系統,所述液壓泵通過減速器與制動器相連接,制動器上安裝有滾筒,滾筒上纏繞有鋼索,鋼索下安裝有抓斗,鋼索末端套有保護殼,保護殼內安裝有無線液位傳感器,控制系統通過信號線與變頻器相連接,變頻器與液壓泵相連接。本裝置在抓斗提升到水面的時候,可馬上進行減速,可有效的防止速度和力度的沖力,從而延長鋼索的使用壽命,同時也可以保證整個設備的性能穩定。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海洋采礦工程機械,包括具有精礦倉、尾砂倉以及二個原礦倉的船體,抽砂泵將海底的原礦砂抽取到第一個原礦倉內,并通過第一渣漿泵送入第二原礦倉內,再用可振動篩網分離出雜質,通過磁選機選出的精礦砂通過螺旋輸送機和皮帶輸送機送入精礦倉內,當精礦倉內的精礦砂到達一定位置時,抽砂泵停止工作;當第一個原礦倉內的原礦砂被全部抽入第二個原礦倉時,精礦倉內的精礦砂通過第二渣漿泵送入第一個原礦倉內,而尾礦砂則用尾砂泵通過尾礦回填管道輸送到遠離開采區的海底就地回填。本發明對于尾礦的處理簡單、不會對環境造成不良的影響,并且可可充分利用礦砂儲存空間,以節省運力并降低采礦成本。
本實用新型屬于采礦設備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海底采礦車,其解決了現有海底采礦車在打樁時對海底環境影響較大等技術問題。海底采礦車包括呈長方體狀的平臺,平臺的中間開設有通孔,平臺的下端面設置有與通孔相連通的環形吸罩,環形吸罩的內邊緣設置有若干個環形水射流噴嘴,平臺下端面的四個角處分別設置有一根可伸縮的定位樁,其特征在于,平臺的下端面還設置有與定位樁一一對應的定位水射流噴嘴,定位水射流噴嘴與平臺中心之間的距離小于定位樁與平臺中心之間的距離,定位水射流噴嘴的水流噴射方向朝向定位樁的下方。本海底采礦車在打樁時,可避免損傷動物,進而降低對海洋環境的影響。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海底采礦機,屬于海洋礦藏開采設備技術領域。它解決了海底采礦效率低以及海底采礦設備在海底活動的靈活度和穩定性差等技術問題。本海底采礦機包括機座,機座前端設有鏟斗且后端設有電機組,機座兩側后端均設有主動履帶輪組和履帶一,機座兩側前端均設有從動履帶輪組和履帶二,電機組能分別驅動主動履帶輪組和履帶一轉動且能帶動從動履帶輪組和履帶二轉動,機座上側前端設有離心分離機和位于離心分離機上的傳輸管,機座兩側均設有機械手和位于機械手上的攝像頭及碎石組件。本發明中四個履帶輪組和履帶的設置,提高了海底采礦設備活動的靈活度和穩定性,攝像頭、碎石組件和機械手的設置,提高了海底采礦的效率。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水下采礦小車,屬于采礦設備技術領域。本發明包括小車本體,小車本體的后端設有采礦裝置,采礦裝置包括礦漿泵一和輸送管,輸送管通過固定架設置在小車本體的后端面上,固定架上設有礦漿泵一,礦漿泵一的出水口通過水管與儲存腔后端面的頂部相連通,礦漿泵一的進水口與輸送管的一端相連通,輸送管的另一端設有漏斗狀的吸礦罩,吸礦罩內轉動設置有轉軸三,轉軸三上固設有滾筒,滾筒的外側設有若干個刀片,吸礦罩外側通過基座設有電機三,轉軸三的一端穿出吸礦罩與電機三的輸出軸固連,吸礦罩的下端邊沿設有噴射機構,小車本體上設有驅動裝置。本發明能夠用于水下礦產資源探測和采集,具有結構簡單、工作效率高等優點。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浙江舟山有色金屬采礦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