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都龍泉驛100兆瓦/200兆瓦時電網側獨立儲能示范項目成功并網,成為四川首批電網側獨立儲能標桿。中科三正建設集團以監理身份全過程嚴控質量、進度與安全,面對技術難題快速組織專家論證,形成標準化流程與風險預警機制,既保障項目如期投運,又錘煉出一支具備大型儲能電站管理經驗的監理隊伍,為成渝雙城經濟圈電力系統升級提供示范。
7月29日,成都啟動2025年省級電網側新型儲能項目,并舉辦供需對接活動。近年來,成都已投運新型儲能42萬千瓦,在建22.8萬千瓦,19個項目入選省級清單;新津區依托“3+2+N”產業體系,落地多個重大項目,鄧雙20萬度儲能電站三個月建成并網,形成示范?,F場發布供需機會清單,20余企業對接,經信局明確2027年裝機200萬千瓦目標,將通過規劃、政策、要素保障,政企協同推動儲能規?;瘧?,提升電網安全與效益。
中國電建成都院近日連中兩單:一是四川鹽源白烏抽水蓄能電站可行性研究勘察設計,該“十四五”重點清潔能源項目裝機1700兆瓦,年調峰電量逾20億千瓦時,可提升川西新能源消納15%,并兼顧農業灌溉;二是西藏措美哲古一期8萬千瓦風電EPC,海拔4800—5150米,年供清潔電能1.99億千瓦時,面對超高海拔、極寒缺氧、復雜地質、脆弱生態及遠距運輸等極限挑戰,成都院憑已有柯拉光伏、哲古試驗風場經驗,再次刷新高原新能源建設紀錄。
成都海關數據顯示,上半年當地光伏產品及鋰離子蓄電池出口同比分別增長185%和204.8%。以硅片、鋰電材料為代表的金屬基新能源產品成為外貿增長新動能。成都依托完善的半導體產業鏈和技術儲備,推動新能源金屬材料加工水平持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