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達沃德奧羅省Kingking銅金礦項目最新評估顯示其具備世界級開發潛力。該項目預計可生產200萬噸銅和690萬盎司黃金,投產后有望進入全球銅礦前十行列。
Torngat Metals近期獲得1.65億加元的政府資金支持,用于其位于魁北克省北部和拉布拉多省的Strange Lake稀土項目施工前工作。這筆資金由加拿大出口發展部(EDC)提供的1.1億加元過橋貸款和加拿大基礎設施銀行的5500萬加元基礎設施貸款組成,標志著這兩家機構在稀土項目上的首次合作。Strange Lake稀土項目的開發對加拿大稀土資源的自主供應具有重要意義,有助于減少對進口稀土的依賴。
倫敦上市基金Gore Street儲能公司(GSF)簽署協議,出售其美國加州200MW/400MWh Big Rock電池儲能項目的投資稅收抵免(ITC)。連同此前已售Dogfish項目,兩筆交易稅后共8400萬美元。收益分階段到賬:今年秋季前可收75%,余款年底結清。首批資金可把項目已提用貸款由6600萬降至4400萬美元,降低杠桿率和利息支出,并為2025年下半年向股東派發每股3便士特別股息創造條件。本次交易采用《通脹削減法案》2022年新增的“抵免可轉讓”機制,雖無折舊優惠,但流程更簡捷 。
EDP Renewables與加州Ava Community Energy簽署兩項總計1016 MWh的儲能系統長期購電協議,涉及Sonrisa與Scarlet擴建項目,計劃2026年底投運。協議首次引入“關稅風險共擔”機制:雙方不再鎖定固定電價,而是設置價格調整條款,共同承擔未來電池進口關稅及投資稅收抵免(ITC)政策變化帶來的成本波動,并在上限范圍內分攤風險。該模式正被多家機構效仿,標志著北美清潔能源交易在貿易與政策不確定性下走向更具彈性的新規范。
安大略省IESO正式啟動第二階段長期招標(LT2),目標2025-2028年采購14 TWh可再生能源電力及1.6 GW儲能容量。與上屆LT1不同,LT2把可再生能源發電列為采購重點,并首次將市政支持列為強制條件。IESO已公布2025年首輪目標:3 TWh清潔電量+600 MW儲能,開發商須8月21日前提交意見、12月18日前遞交標書,結果將于2026年6月揭曉。Atura Power等企業已開始籌備項目,競爭預計激烈。
近日,海辰儲能宣布與太陽能及儲能基礎設施領域頭部開發商Elements Green簽署合作協議,為其在英國部署總規模達720MWh的電池儲能系統項目。該項目是英國迄今最大規模的儲能項目之一,計劃于2027年建成投運,將有力推動當地及歐洲可再生能源轉型進程。海辰儲能將提供行業先進的5MWh直流側儲能系統,并配套全定制化集成解決方案,確保項目實現高效率、高安全性與長周期壽命。
2025年7月31日,寧德時代在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中表示,2025年第二季度,寧德時代動力、儲能合計銷量接近150GWh,同比增長超30%,其中儲能占比約20%。寧德時代在固態電池領域已有10余年的研發積累,技術處于行業領先地位。宜春鋰礦項目生產經營正常,已遞交延續申請材料,待批復。寧德時代在儲能電芯領域持續引領行業標準,從280Ah到314Ah,再到587Ah,不斷優化電芯容量。
2025年上半年,我國新型儲能市場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態勢。根據國家能源局7月31日新聞發布會披露的數據,全國新型儲能裝機規模達到94.91GW/222GWh,較2024年底增長約29%/32%。新增裝機約13GW/32GWh,同比增長超過62%。南方地區增速顯著,已投運新型儲能裝機占全國15.4%,從2024年底的第四位提升至第三位。全國新型儲能等效利用小時數約為570小時,同比增加超過100小時,新型儲能在電力保供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2025年上半年,英國電池儲能市場在“清潔能源2030”目標驅動下持續強勁擴張:新增并網容量1.9GWh、同比增78%,獲批容量31GWh、同比增49%,已獲批待建項目超130GWh。項目規模顯著擴大,平均單體容量升至300MWh,百兆瓦級項目占比由22%升至41%。東米德蘭茲以6.7GWh領跑規劃容量,西米德蘭茲項目數量最多。盡管審批拒絕率回落至14%,仍有68GWh項目待審,開發進度亟需提速,以確保逾70GWh獲批項目如期并網,支撐英國清潔電力轉型。
韓國LG新能源近日簽署價值43億美元的磷酸鐵鋰(LFP)電池供應合同,預計將大幅提升鋰、鐵、銅等金屬原料需求。該訂單供貨期三年,并可能延長至七年,市場猜測合作方為特斯拉儲能業務。
墨西哥礦業巨頭Grupo Mexico最新財報顯示,第二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0%至12.3億美元。受惠于采礦成本降低及銅副產品業務表現良好,該公司維持全年108萬噸銅產量的預期目標。
斯洛文尼亞最大光伏電站位于西南邊境Krvavi Potok,由Moja elektrarna公司建造并投運。電站占地7.2公頃,裝1.29萬塊550瓦組件,峰值7.1兆瓦,并網5兆瓦,年發電8.4吉瓦時,可滿足2400戶家庭用電,30年減排6.4萬噸二氧化碳,未來還將服務公路充電樁。
青海柴達木沙漠格爾木東基地1000萬千瓦清潔能源項目近日完成備案,成為國內容量最大、投資最高、新能源占比最高、海拔最高的“沙戈荒”外送基地,也是首個跨省跨經營區能源外送項目。項目配套完善,同步開展生態修復,年發電量約180億千瓦時,將顯著增強電力保障、改善生態,并推動青海能源綠色轉型,助力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
2025年7月22日,國網湖南電力發布2025年6月湖南省新能源項目配置儲能情況公示。數據顯示,湖南省共有322個新能源項目應配置儲能,總裝機容量約19GW,應配儲能約2.18GW。實際有291個項目實現儲能滿配,實際配儲規模達2.08GW。31個項目未配置儲能,總裝機容量約2GW,應配儲能約0.2GW。6月獨立儲能電站充放電結算顯示,31個獨立儲能電站虧損2127.28萬元。這一情況反映出儲能項目在實際運營中面臨的挑戰,同時也凸顯了儲能政策和市場機制的進一步優化需求。
2025年7月29日,特斯拉上海儲能超級工廠生產的第1000臺Megapack儲能系統正式下線,并將發往歐洲。從第1臺到第1000臺,上海工廠僅用了不到半年時間,展現了特斯拉在儲能領域的高效生產能力。作為特斯拉首個海外儲能超級工廠,上海工廠規劃產能40GWh,首批Megapack已于3月21日出口至澳大利亞。Megapack作為特斯拉專為公用事業規模儲能設計的超大型商用電化學儲能系統,為電網穩定性和可再生能源整合提供了高效解決方案。
近日,天合儲能與東歐知名EPC企業Stiemo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計劃未來2-3年在東歐地區聯合部署吉瓦時級(GWh)儲能系統。首批三個儲能項目總裝機容量達90MW/180MWh,預計2025年12月啟動交付,2026年年中實現商業運營。天合儲能將為項目提供Elementa金剛2儲能系統解決方案,助力東歐地區能源轉型和電網穩定運行。此次合作標志著天合儲能在東歐市場的戰略布局正式啟航,展現了其在全球儲能市場的持續擴張和技術實力。
近日,安徽世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年產2GWh鋰離子動力及儲能電池廠項目獲得安徽阜陽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批準。該項目總投資3.3億元,建成后預計年產2GWh鋰離子電池,包括18650和21700兩種型號。項目將購置先進生產設備,并配套建設公用及環保工程。安徽世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專注于新能源鋰離子動力電池及儲能電池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此次項目的獲批將進一步推動安徽省新能源產業的發展。
云錫集團全年投入3.65億元實施環保治理,完成110公頃礦山生態修復,利用余熱發電9900萬千瓦時,減少碳排放6.8萬噸。
該項目源于今年3月簽署的多層次戰略合作協議。彼時,東營市政府與寧德時代達成共建零碳城市框架協議,并聯合勝利石油管理局、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共建零碳應用場景,墾利區政府則與寧德時代簽署鋰電池智造基地專項投資協議。
7月29日,廣州發展披露了其新能源項目框架協議的進展情況,涉及光伏、風電、抽水蓄能等多個領域,總規模達6.5GW。這些項目分布在廣東、廣西、吉林、云南、重慶、天津、江蘇、湖北等多個省份和地區,展現了廣州發展在新能源領域的廣泛布局和積極進展。通過這些項目的推進,廣州發展不僅提升了自身的新能源業務能力,也為各地的能源轉型和可持續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