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能源局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2025年6月全國新增建檔立卡新能源發電項目共計5236個。在這些新增項目中,光伏發電項目達到5150個,繼續保持新能源項目增長的主導地位。從項目類型來看,集中式光伏項目119個,工商業分布式光伏項目5031個,分布式光伏在新增項目中占比高達97.7%。
光伏發電項目的快速增長與近年來政策支持和市場需求密切相關。隨著光伏發電成本持續下降,工商業分布式光伏因其靈活性和經濟性獲得市場青睞。分布式光伏系統可以直接安裝在工商業廠房、商業建筑屋頂,實現就近消納,既節省了輸電成本,又能有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當前,我國分布式光伏已從早期的政策驅動轉向市場驅動發展階段。
在多晶硅材料方面,近期市場供需趨于平衡。作為光伏電池的核心原材料,多晶硅價格在經歷前期波動后逐步穩定,為下游光伏組件生產提供了穩定的成本支撐。國內主要多晶硅生產企業通過技術升級,持續提升產品質量和產能效率,進一步鞏固了我國在全球光伏產業鏈中的優勢地位。
從地域分布來看,山東、河北、浙江等工商業發達地區繼續保持分布式光伏新增裝機領先地位。這些地區光照資源豐富,工商業電價較高,使得分布式光伏項目具有更好的經濟回報。同時,中西部省份也在積極推進分布式光伏發展,通過政策引導和市場化手段吸引更多投資。
光伏逆變器作為光伏發電系統的關鍵設備,其技術升級為行業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新一代智能逆變器不僅實現了更高的轉換效率,還具備電網支撐功能,有助于提升電力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隨著光伏裝機規模擴大,逆變器生產企業也在加快產品迭代,滿足不同應用場景的需求。
在系統集成領域,光伏建筑一體化(BIPV)技術應用日益廣泛。這種將光伏組件與建筑材料相結合的技術,不僅實現了建筑外觀的美觀性,還提高了空間利用率。近期多個商業綜合體采用BIPV技術,既滿足了建筑用電需求,又實現了節能減排目標。
光伏產業的技術進步和規模效應共同推動了發電成本的持續下降。目前,我國光伏發電已全面進入平價上網時代,部分地區甚至實現了低價上網。這種成本優勢進一步刺激了工商業用戶安裝光伏系統的積極性,促進了分布式光伏的快速發展。
隨著新能源消納機制的完善,電網企業對分布式光伏的接入管理也更加規范。各地電網公司通過優化并網流程、提高服務效率等措施,為分布式光伏項目創造了更好的發展環境。同時,虛擬電廠等新型電力系統技術的應用,也為分布式光伏的大規模并網提供了技術保障。
光伏產業的快速發展帶動了相關金屬材料需求增長。除了多晶硅外,光伏支架用鋁材、接線盒用銅材等金屬材料用量也在持續增加。金屬加工企業正根據市場需求調整產品結構,為光伏行業提供更專業的材料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