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鋁業巨頭俄鋁近日宣布,在鋁熔體制備環節成功應用了一套先進的人工智能監控系統,標志著該公司在生產自動化領域邁出了重要一步。這一創新舉措由俄鋁工程技術中心(原RUSAL IT部門)攜手泰舍特鋁廠鑄造生產管理部門共同研發,旨在通過智能化手段提升生產效率與產品質量。
該系統依托高度專業化的神經網絡算法,能夠精確管理鋁熔體制備中多達20道的復雜工序,有效降低了不合格合金產品的產出概率。在泰舍特鋁廠的實際生產測試中,該系統展現出了卓越的準確性和可靠性,為全面推廣奠定了堅實基礎。
系統運作機制方面,通過安裝在鑄造車間的工業攝像頭,神經網絡能夠實時捕捉操作人員的動作細節及設備運行狀態,并與預設的標準工藝流程圖表進行比對分析。隨后,系統會在專用顯示屏上提供清晰、分步驟的操作指引,確保每一步都符合工藝要求。
俄鋁相關負責人表示:“這項技術不僅助力技術人員精準調控合金成分,更在源頭上遏制了劣質金屬產品的產生,對提升整體產品質量具有重大意義。我們正積極籌備,計劃將這一成功經驗復制到集團旗下的所有鋁廠?!?/strong>
俄鋁工程技術中心生產自動化總監米哈伊爾·格林尼申進一步闡述道:“鋁熔體制備過程因合金種類和鋁錠類型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工序數量從7道到20道不等,且每道工序都需在嚴格的時間窗口內,以特定工藝參數完成。而基于機器視覺技術的這套系統,極大地削弱了人為因素的干擾,確保操作員不會錯過任何關鍵節點,同時還能精準定位熱金屬表面的熔渣區域,顯著提升精煉效率?!?/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