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電池制造商LG新能源近日公布2025年第二季度經營數據,透露了全球業務擴張的最新規劃。財報顯示,該公司當期合并營收達到5.6萬億韓元,較上季度減少11.2%;營業利潤則逆勢增長31.4%,達到4922億韓元。業績變化的背后,是公司戰略重心的明確調整。
北美市場成為LG新能源重點發力的區域。根據規劃,公司計劃最遲在2026年底前,使該地區儲能電池年產能突破30GWh大關。這一產能規模足以支撐大型儲能電站的建設需求。美國《降低通脹法案》提供的稅收優惠政策,為電池本土化生產創造了有利條件。
在歐洲市場,LG新能源同樣有所動作。位于波蘭的制造基地預計將在今年下半年啟動新生產線,專門生產中低端電池產品。這批產品將包括高壓中鎳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兩種技術路線,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市場需求。
儲能業務被視為LG新能源未來增長的關鍵引擎。隨著全球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快速增加,電網級儲能系統的需求持續攀升。北美地區特別是美國各州正在積極推進清潔能源轉型,大型電池儲能項目招標頻繁。LG新能源的技術積累和產能布局,使其在該領域占據有利競爭位置。
技術路線方面,公司采取多元化策略。在高端市場繼續深耕高鎳體系電池,這類產品能量密度優勢明顯;同時積極布局磷酸鐵鋰技術路線,這種電池成本更低、安全性更好,更適合儲能電站等對成本敏感的應用場景。波蘭工廠的量產計劃正是這一戰略的具體體現。
原材料供應保障是產能擴張的基礎。LG新能源已與多家礦業公司簽訂長期采購協議,確保鎳、鋰等關鍵材料的穩定供應。特別是在高鎳電池所需的鎳資源方面,公司通過參股礦山項目等方式加強供應鏈掌控力。
生產基地的本地化布局有助于降低貿易風險。北美和歐洲的電池產能不僅可以規避潛在的貿易壁壘,還能縮短交貨周期、減少運輸成本。這種區域化生產模式正成為全球電池行業的普遍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