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常州經開區宋劍湖光電科技港迎來重要進展,由星星充電投資建設的3.76MW/7.524MWh儲能電站正式開工。這座"超級充電寶"將與園區內580米光伏長廊、屋頂光伏及光伏車位協同,通過智慧能源管理平臺構建"光儲充一體化"智能微電網。該系統將顯著提升園區能源效率,為入駐企業創造經濟和社會價值,成為園區實現近零碳目標的關鍵基礎設施。
宋劍湖光電科技港作為全市首批近零碳試點園區,已建成6.168MWp光伏系統,年發電量約690萬千瓦時。新建儲能電站將發揮"能量時間搬運工"作用,存儲午間富余光伏電力供夜間使用;同時作為"電網穩定器"保障供電質量,并充當"經濟調節閥"通過峰谷套利降低用能成本。這種"光伏+儲能"模式大幅提升了園區綠電消納能力,為園區能源轉型提供了創新解決方案。
星星充電儲能電站的經濟效益顯著:通過提升光伏自用率減少高價網電采購,利用峰谷價差創造收益,降低園區需量電費,并減少輸配電損耗。在生態效益方面,項目預計年節約標準煤6600噸,助力園區年碳排放減少26.1%。作為常州經開區8個近零碳試點之一,宋劍湖項目將與其他園區共同形成規模效應,預計年發電量達7000萬度,年減碳超4萬噸。
智慧能源管理平臺是"光儲充"系統的核心大腦,通過AI算法實現光伏、儲能、充電樁和企業用電的精準匹配。這種智能調控不僅最大化綠電價值,還增強了園區能源韌性,保障生產連續性。穩定的綠色能源供應已吸引18家科技企業入駐,其中12家為新材料企業,推動園區形成低碳產業集群。項目展示了智慧能源解決方案在產業園區轉型中的關鍵作用。
儲能電站的建設使園區能源體系更加完善:光伏發電提供清潔能源,儲能系統解決間歇性問題,充電設施滿足電動化需求。三者協同形成閉環微電網,實現從發電、儲電到用電的全流程優化。這種模式不僅降低企業用能成本20%以上,還通過需量管理每年節省電費超百萬元,為園區打造了兼具經濟性和可持續性的能源基礎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