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太訸集團與水務集團的戰略合作迎來了重要里程碑。太訸集團首個水務光伏項目——城東水質凈化廠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正式開工建設。這一項目的啟動,不僅標志著雙方在“雙碳”戰略實踐中的深度合作正式落地,也為推動能源革命和綠色發展提供了新的范例。
項目位于城東水質凈化廠,主要利用太陽能資源,通過光伏發電技術將光能轉化為電能,以滿足當地電力需求。項目裝機容量為961.11千瓦,設計運行期為25年。創新性地采用了BIPV(Building-Integrated Photovoltaics,建筑一體化光伏)方案,通過將光伏組件替代傳統建材,使光伏融入建筑形態中,形成“建材型”光伏屋頂建筑。這種設計不僅實現了發電與建筑的完美結合,還極大提升了建筑的實用價值和美學價值。
BIPV方案的應用,不僅有效減少了建筑碳排放,還通過鋪設的光伏板遮擋部分池面,抑制池內水體藻類生長,減少人工清理頻次,幫助企業實現降本增效。此外,項目還利用190塊光伏組件建設了106千瓦的
光伏車棚,采用光伏防水支架固定光伏組件的方式,使車棚不僅能夠為車輛遮陽避雨,還能帶來發電收益,實現了企業經濟效益與節能減排的有機結合。
該光伏發電項目采用了“自發自用,余電上網”的并網模式,優先保障
污水處理廠自身的用電需求。根據預測,項目投運后預計年均發電量約90.25萬千瓦時,每年可節約標準煤321.90噸,減少SO2排放量26.55噸,減少溫室氣體CO2的排放量899.81噸。項目預計在8月底竣工,屆時將為當地提供清潔、可再生的電力資源,助力區域綠色低碳發展。
太訸集團表示,將以卓越的技術在“光伏+”領域實現更多突破與創新,不斷推動能源板塊業務發展邁上新臺階。通過這一項目的實施,太訸集團不僅展示了其在新能源領域的技術實力,也為其他企業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推動更多行業實現綠色低碳轉型。
4月27日,太訸集團首個水務光伏項目——城東水質凈化廠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正式開工建設。項目裝機容量961.11千瓦,設計運行期25年,采用創新的BIPV方案,將光伏組件與建筑完美結合,實現發電與建筑美學的雙重效益。項目預計年均發電量約90.25萬千瓦時,每年可節約標準煤321.90噸,減少SO2排放量26.55噸,減少CO2排放量899.81噸,預計8月底竣工。太訸集團將繼續在“光伏+”領域實現更多突破與創新,助力綠色低碳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