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實用新型涉及壓電陶瓷泵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壓電陶瓷泵。
背景技術:
2.壓電陶瓷泵是利用壓電陶瓷的逆壓電效應制成的微型泵,無電動機、無旋轉部件,壓電陶瓷片為其動力驅動源,工作時在交流電源驅動下,壓電陶瓷片徑向縮短或伸長,同時帶動彈性基片彎曲變形,形成交變振動,引起壓電陶瓷泵的泵腔內容積交替變化,這樣使泵腔內外產生壓力差,推動液體不斷的流動,進而將從進液管進入的低壓力液體從出液管以較高壓力輸出。
3.現有技術中的壓電陶瓷泵在實際運用時一方面存在工作噪音大的缺點,導致影響整個工作環境,另一方面,也存在容易發熱且熱量聚集在泵內無法排出的問題,這些問題都會影響壓電陶瓷泵的使用壽命。
4.因此設計一種壓電陶瓷泵以改變上述技術缺陷,提高整體實用性,顯得尤為重要。
技術實現要素:
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壓電陶瓷泵,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6.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7.一種壓電陶瓷泵,包括壓電陶瓷泵主體,所述壓電陶瓷泵主體的兩側分別連接有第一連接管和第二連接管,所述壓電陶瓷泵主體的后側設置有安裝板,所述壓電陶瓷泵主體的后側和安裝板之間的左右兩側設置有緩沖結構,所述壓電陶瓷泵主體的外側殼體上設置有散熱結構;
8.所述緩沖結構包括固定連接于壓電陶瓷泵主體背部殼體上的活塞桿,所述活塞桿遠離壓電陶瓷泵主體的一側連接有套筒,所述活塞桿位于套筒內部的一側設置有彈簧;
9.所述散熱結構包括貫穿連接于壓電陶瓷泵主體內部的導熱管,所述導熱管遠離壓電陶瓷泵主體的一側連接有散熱片,所述散熱片遠離壓電陶瓷泵主體的一側嵌入安裝有風扇。
10.作為本實用新型優選的方案,所述活塞桿的直徑小于套筒的內部直徑,所述活塞桿和套筒連接且連接方式為滑動連接。
11.作為本實用新型優選的方案,所述壓電陶瓷泵主體的背部殼體中間位置設置有減震墊,所述減震墊采用彈性橡膠材料制成,所述減震墊的兩側分別連接于壓電陶瓷泵主體的殼體上以及安裝板上。
12.作為本實用新型優選的方案,所述彈簧固定安裝在套筒的內部底端,所述彈簧的另一側抵觸于活塞桿遠離壓電陶瓷泵主體的一側。
13.作為本實用新型優選的方案,所述導熱管為l型結構,且整體采用導熱材料制成,其一側貫穿連接于壓電陶瓷泵主體的內部,另一側連接于散熱片上。
14.作為本實用新型優選的方案,所述散熱片采用鋁制材
聲明:
“壓電陶瓷泵的制作方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