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實用新型涉及礦業工程煤巖粉清理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煤巖粉自動清理轉運設備。
背景技術:
2.傳統煤巖粉清理方式依靠人工清理,存在二次轉運情況,866底抽巷鉆孔煤、巖粉清理量平均3t/孔以上,職工勞動強度大。為解決該問題,鉆探公司及相關部門研發出螺旋式自動除渣器和水渣分離裝置,二者組合與新型防噴孔裝置配合使用將打鉆過程中產生的煤、巖粉傳輸到皮帶、鏈板機或者集裝箱內,大幅降低了職工的勞動強度,提高鉆探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3.為解決背景技術中煤巖粉采用人工清理,勞動強度大,并且工作效率低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煤巖粉自動清理轉運系統,能夠實現自動清理煤巖粉,降低勞動強度,提高了鉆探機械化程度和施工效率。
4.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煤巖粉自動清理轉運系統,包括防噴孔裝置本體、螺旋式自動除渣裝置本體和水渣分離裝置本體,所述防噴孔裝置本體的輸出端與螺旋式自動除渣裝置本體的輸入端相連接,所述螺旋式自動除渣裝置本體的輸出端與水渣分離裝置本體的輸入端相連接。
5.優選的,所述防噴孔裝置本體包括主通管、排氣管、排渣管和防掉套管,所述排氣管和排渣管分別固定在主通管的上側以及下側,所述防掉套管套設在主通管的右端部。
6.優選的,所述螺旋式自動除渣裝置本體包括緩存箱、進料管、上通管、螺紋輸送管和螺旋輸送機,所述進料管和上通管均設置在緩存箱的上部,所述螺紋輸送管連接在緩存箱的右側,所述螺旋輸送機連接在螺紋輸送管的右端。
7.優選的,所述水渣分離裝置本體包括支撐中心座、液壓激振裝置、煤巖粉出料口和排水管,所述液壓激振裝置設置在支撐中心座的上側,所述煤巖粉出料口和排水管分別固定在液壓激振裝置的左右兩側。
8.優選的,所述排渣管與進料管相連接。
9.優選的,所述螺旋輸送機的輸出口與液壓激振裝置的進料口相連接。
10.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通過防噴孔裝置本體將產生的煤渣引流到螺旋式自動除渣裝置本體內,通過螺旋式自動除渣裝置本體的輸送作用,加快輸送效率,再通過水渣分離裝置本體將煤渣中的大量水分進行分離,進而提升了機械化程度和施工效率。
附圖說明
11.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煤巖粉自動清理轉運系統的工作示意圖。
12.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煤巖粉自動清理轉運系統的防噴孔裝置本體的結構示意圖。
13.圖3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煤巖粉自動清理轉運系
聲明:
“煤巖粉自動清理轉運設備的制作方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