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發明涉及壓縮空氣儲能技術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利用地下廢棄空間進行壓縮空氣儲能的方法。
背景技術:
2.壓縮空氣儲能是指在電網負荷低谷期將電能用于壓縮空氣,將空氣高壓密封在儲存空間,比如儲氣罐和地下洞室,在電網負荷高峰期釋放壓縮空氣推動汽輪機發電的儲能方式。大規模壓縮氣體存儲空間的選取是制約壓縮空氣儲能發展的主要問題之一。目前的應用主要集中于地下鹽穴,但地下鹽穴資源是極其有限的,遠遠不能滿足大量的、分布式的壓縮空氣儲能裝置對大規模儲氣庫的需求。
技術實現要素:
3.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或者至少部分地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利用地下廢棄空間進行壓縮空氣儲能的方法。
4.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利用地下廢棄空間進行壓縮空氣儲能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5.對地下水源和水流通道進行探查;
6.確定地下水源和水流通道的位置后,在地下水源和水流通道的涌水來源的上游進行注漿,使注漿形成帷幕以阻斷水流,再對圍巖破碎帶裸露面進行噴漿加固,封堵圍巖表面的大小裂隙。
7.可選地,對地下空間的涌水處進行封堵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8.對地下水源的水流通道進行探查;
9.確定水流通道的位置后,在水流通道的涌水來源的上游進行注漿,使注漿在水流通道中形成帷幕以阻斷水流通道,再對圍巖破碎帶裸露面進行噴漿加固,封堵圍巖表面的大小裂隙。
10.可選地,采用不同方位角、傾角、深度的注漿孔將高壓注漿導入涌水來源的上游部位,使注漿在注入點向周圍數米的范圍內擴散,擴散的注漿液互相重疊,形成注漿帷幕。
11.可選地,當圍巖的內壁不滿足氣密高分子薄膜的鋪設需求時,根據地下空間現有的截面形狀,沿地下空間的壁面做噴射混凝土、現澆鋼筋混凝土、錨桿或噴錨等類型的支護,氣密高分子薄膜敷設在混凝土支護的內表面上,或者在施以錨桿支護或噴錨支護的圍巖內表面上敷設氣密高分子薄膜。
12.可選地,氣密高分子薄膜為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制成的片材。
13.可選地,在地下空間的圍巖的內壁上噴塑柔性的高分子交聯而成的薄膜以形成氣密高分子薄膜。
14.可選地,氣密高分子薄膜在地下空間的進出口與空氣管道的連接處通過密封圈壓實密封。
15.可選地,地下空間包括地下巷道、豎井、斜井和地下硐室。
16.本發明實施方式提供的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
17.本發明提供的壓縮空氣儲能方法可適用于多種類
聲明:
“利用地下廢棄空間進行壓縮空氣儲能的方法與流程”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