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實用新型涉及超前支護結構技術領域,具體是指一種綜放采煤工作面機頭順槽超前支護結構。
背景技術:
2.隨著我國我國高產高效礦井現代化的建設,實現集約化生產的技術途徑之一,但是綜放工作面端頭區乃至兩順槽超前區域的維護仍處在需要深化發展階段。綜放工作面端頭區是指工作面與回采巷道的交匯處,是采運設備的交接點,設備布置密集,是行人、輸煤的咽喉。端頭管理和支護的好壞,是決定工作面能否正常運轉和評價工作面安全程度的關鍵。據不完全統計,在使用摩擦式金屬支柱或單體液壓支柱維護端頭時,因支護狀況不佳而在綜放工作面端頭出現的人身傷亡事故占綜采事故的53%,近年來我國綜采工作面端頭頂板事故數量雖逐年減少,但事故率仍居高不下。
3.為了適應大功率、大配套重型設備的使用要求,需要提高工作面端頭作業的機械化,才能更好的發揮裝備的能力,保證安全生產高效。目前綜放工作面順槽超前支護普遍采用的金屬頂梁配合單體支護方式,工作面勞動強度高、危險系數大。事故頻發,尤其在機巷順槽出口頂板支護工作繁瑣,延長采煤機停機等待時間,增大了端頭回棚工作的危險性。因而傳統的工作面順槽支護方式成為了綜放工作面開采技術的薄弱環節。
4.現有采煤工作面兩順槽超前支護主要釆用單體液壓支柱配以金屬頂梁的支護方法,該支護方法存在諸多缺點:支護強度低,單體液壓支柱鉆底量大,回撤困難,對于頂板壓力較大的煤層,達不到支護強度,易造成工作面安全出口處的頂板下沉;支護速度慢,由于單體液壓支柱、金屬頂梁回撤速度難以大幅度提高,制約了采煤工作面推進速度,難以實現綜采面的高產高效;勞動強度大,由于支設、回撤單體液壓支柱及金屬頂梁頻繁,并且全部釆用人力,造成了工作面使用人員多,勞動強度大;成本高、安全性差,因頂板壓力大或操作等原因,支柱頂梁、柱鞋的損壞量較大,并且工序復雜,人工操作多,造成事故的概率較大。
技術實現要素:
5.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自移式液壓支護結構、全面機械化的對工作面端頭順槽超前進行支護、生產安全且高效的綜放采煤工作面機頭順槽超前支護結構。
6.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綜放采煤工作面機頭順槽超前支護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兩個液壓支架單元,所述液壓支架單元包括兩個液壓支架組件,所述液壓支架組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方設有頂梁,所述底座與頂梁之間通過多個液壓伸縮立柱鉸接,所述底座上設有安裝座a,
聲明:
“綜放采煤工作面機頭順槽超前支護結構的制作方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