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發明涉及深基坑技術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小型圓形深基坑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2.目前深基坑施工工藝主要有明挖法、鋼板樁支護法和沉井法,應用于地質條件好、作業空間大、周圍無干擾等非敏感作業環境,施工中存在施工慢、風險高及對周邊環境影響大等各種問題。部分工程施工時鄰近建(構)筑物,地下水位高,現有施工工藝震動大易造成臨近建筑物構筑物的主體開裂和地基沉陷,基坑內部也存在基底突涌、基坑塌陷的風險。
技術實現要素:
3.針對現由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的小型圓形深基坑施工方法,以解決上述現有技術問題。
4.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一種小型圓形深基坑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5.步驟s1,基于地勘報告,進行基坑隆起驗算,突涌穩定性驗算,抗浮穩定性驗算,計算基底封底混凝土厚度,提前做好物資準備,防止基坑突涌、隆起和浮起,并進行場地平整;
6.步驟s2,測量放樣,結合設計圖紙測量得到深基坑中心坐標,放樣樁位;
7.步驟s3,采用正循環回旋鉆機配合大直徑鉆頭成孔;
8.步驟s4,鉆孔達到設計深度并滿足地質條件后進行清孔和成孔檢測;
9.步驟s5,在封底前埋設鋼套筒,在水下封底并抽取泥漿,并在基坑底部澆筑封底混凝土,封底完成后通過泥漿泵將泥漿排干并清理基坑。
10.在上述方案基礎上優選,所述s3步驟中,按1.5~2倍鉆孔方量進行泥漿池容積設置并采用磚砌。
11.在上述方案基礎上優選,步驟s5中所述鋼套筒與封底混凝土設置一周連接止水鋼板。
12.在上述方案基礎上優選,步驟s1中,基坑抗隆起驗算公式如下:
[0013][0014]
d:支錨底離基坑底距離,d=0;
[0015]
h:坑頂到坑底深度;
[0016]
q:地面荷載,當無超載時,q=0;
[0017]
c:土的粘聚力;
[0018]
r1:坑外坑頂到支錨底土的有效重度的加權平均值,r1=15.7372;
[0019]
r2:坑內坑頂到支錨底土的有效重度的加權平均值;
[0020]
nc、nq:地基極限承載力計算系數;安全系數在1.2-1.3間,取1.2。
[0021]
在上述方案基礎上優選,步驟s1中,突涌穩定性驗算公式如下:
[0022]
k=dw÷
(hwγw)>kh;
[0023]
γ:承壓水含水層頂面至坑底的土層天然重度(kn/m3);
[
聲明:
“小型圓形深基坑施工方法與流程”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