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發明涉及煤礦隧道施工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煤礦用掘錨一體機系統。
背景技術:
2.采掘機械化已經是當今煤礦掘進巷道的一種發展趨勢,掘錨機的推廣與應用,極大地減輕了工人的勞動強度與巷道掘進支護效率,未來掘錨機將朝著自動化、智能化方向進一步發展?,F有技術中,掘錨一體機系統智能化程度普遍不高,或僅有部分智能化設計,操作手完全依靠手動和經驗操作,掘進效率低下。
技術實現要素:
3.本發明解決的問題是煤礦用掘錨一體機系統智能化程度不高導致的掘進效率低下。
4.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煤礦用掘錨一體機系統,包括:掘錨機、自動導航與姿態實時檢測系統以及智能化控制系統,
5.所述自動導航與姿態實時檢測系統用于檢測掘錨機的工作環境狀態及所述掘錨機自身的狀態,
6.所述智能化控制系統用于根據所述自動導航與姿態實時檢測系統檢測的工作環境狀態和自身的狀態,控制所述掘錨機動作。
7.可選地,所述掘錨機的工作環境狀態包括所述掘錨機與洞壁的距離,所述掘錨機自身的狀態包括所述掘錨機的航向姿態;
8.所述智能化控制系統包括:井下集控室和地面集控室,所述井下集控室和所述地面集控室通過光纜相連接,
9.所述井下集控室用于與所述智能化控制系統通信,所述井下集控室還用于與所述地面集控室通信,
10.所述地面集控室用于根據所述自動導航與姿態實時檢測系統檢測的工作環境狀態和自身的狀態,遠程控制所述掘錨機動作。
11.可選地,所述自動導航與姿態實時檢測系統包括:無線系統、慣性導航、激光靶和四個測距傳感器,
12.四個所述測距傳感器圍繞所述掘錨機的第一部分本體外表面設置,所述無線系統設置在靠近所述第一部分本體的洞壁,所述無線系統包括相連接的全站儀和無線電臺,所述慣性導航、所述激光靶和所述無線電臺設置于所述第一部分本體上,
13.所述測距傳感器用于實時監測所述掘錨機與洞壁的距離,
14.所述慣性導航用于實時監測所述掘錨機的航向姿態,
15.所述全站儀和所述激光靶用于彌補所述慣性導航檢測過程中產生的誤差,
16.所述無線電臺用于所述全站儀、所述激光靶與所述慣性導航三者之間的數據交互,所述無線電臺還用于與所述智能化控制系統通信。
17.可選地,所述井下集控室包括第二智能交換機,所述第二智能交換機設置在所述井下集控室內;
18.所述智能化控制系統還包括井下各工作設備,
聲明:
“煤礦用掘錨一體機系統的制作方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