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發明屬于氧化鋁生產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低溫溶出赤泥回收氧化鋁和氧化鐵的新工藝。
背景技術:
2.我國鋁土礦資源逐漸枯竭,國內氧化鋁行業進口鋁土礦量日益增加。在進口的鋁土礦中,幾內亞鋁土礦占比已經超過50%,其每年進口量仍呈現上升的趨勢;幾內亞鋁土礦屬于低硅三水鋁石礦,礦石中氧化硅含量基本在3%以下,氧化鋁含量在45%~48%,晶型主要為三水鋁石,結晶水在23%左右,同時有15%以上的鋁針鐵礦和少量的一水軟鋁石;礦石中氧化鐵含量在20%-23%,有機物含量在0.14%左右,礦石的附水在10%左右。
3.目前國內外處理幾內亞礦(低硅三水鋁石礦)主要的生產工藝為低溫拜耳法,溶出溫度在145℃~160℃;低溫溶出只能溶出三水鋁石中的氧化鋁,鋁針鐵礦和一水軟鋁石中的氧化鋁不能發生溶出反應,所以鋁土礦中氧化鋁的絕對溶出率一般低于88%,溶出赤泥鋁硅比高達3.5。
4.根據低溫溶出的實際生產情況,其存在如下問題:(1)礦石中氧化鋁的相對溶出率普遍偏低,均不能超過90%。這是因為低溫溶出溫度偏低,不能使礦石中的鋁針鐵礦和一水軟鋁石發生溶出反應,故礦石中氧化鋁溶出率偏低。
5.(2)溶出赤泥的沉降性能較差,洗滌次數較多,一般均采用6次洗滌。這是因為礦石中的鋁針鐵礦未能發生溶出反應,晶型沒有發生改變,在赤泥中仍為鋁針鐵礦,導致赤泥沉降性能變差,絮凝劑消耗量大。
6.(3)低溫溶出赤泥中含有鋁針鐵礦,其磁性弱,品味低,使得赤泥選鐵得到的鐵精礦品位和鐵回收率均較低,鐵精礦品位大概在45%-48%,鐵的回收率小于33%。
技術實現要素:
7.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低溫溶出赤泥回收氧化鋁和氧化鐵的處理工藝,本工藝的特點是不破壞氧化鋁廠已有的生產工藝,原則上不打破原有生產的物料平衡,將其低溫溶出赤泥料漿用高溫進一步溶出,溶出后的赤泥返回其原有的赤泥洗滌系統,溶出得到的鋁酸鈉溶液返回其原有的分解系統,洗滌后的赤泥再進行磁選,磁選后的赤泥料漿進入原有的赤泥壓濾系統。
8.具體技術方案是:一種低溫溶出赤泥回收氧化鋁和氧化鐵的新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步驟s1配料: 將低溫溶出料漿配入適量的循環母液和石灰進行攪拌均勻得到合格礦漿;步驟s2高溫溶出:將步驟s1中制備的合格礦漿采用隔膜泵送入高溫溶出工序在240℃~280℃下進行溶出反應;
步驟s3料將降溫:將步驟s
聲明:
“低溫溶出赤泥回收氧化鋁和氧化鐵的新工藝的制作方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