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添加高溫致孔劑混合均勻后噴霧干燥得造粒粉體,將造粒粉體轉移至微波高溫燒結爐中,于350-650℃條件保溫煅燒2-3h,冷卻,得制備鈦基鋰離子篩前驅體粉體;
11.或b)將鈦源、氫氧化鋰和適量水混合,控制投料li/ti摩爾比為2:(1-1.2),并添加0.5-1.5wt%雙氧水,在超聲60-90℃條件下攪拌反應3-6h,依次經過濾、洗滌,添加高溫致孔劑混合均勻,經噴霧干燥得造粒粉體,將造粒粉體轉移至微波高溫燒結爐中,在300-500℃溫度條件煅燒2-3h,冷卻,得鈦基鋰離子篩前驅體粉體;
12.步驟2、高吸附容量鈦基鋰離子篩吸附劑制備:
13.a)預處理:將鈦基鋰離子篩前驅體粉體研磨后過150-800目,得預處理粉體;更優選過200-400目篩網。
14.b)配制復合膠:用有機溶劑溶解高分子材料,同時向其中添加適量添加劑,于20-80℃的水浴條件下攪拌至完全溶解,得復合膠;
15.c)摻雜共混、勻漿:將步驟a)中的粉體與步驟b)中制備的復合膠混合并進行高速攪拌分散,得均一料漿;
16.d)成型:通過造粒-水浴固化法成型或造粒-真空干燥成型,篩分得粒狀鈦基鋰吸附劑前驅體;
17.e)洗脫置換:采用洗脫液將步驟d)中的粒狀鈦基鋰吸附劑前驅體浸洗出鋰離子,浸出后經過水洗得高吸附容量鈦基鋰離子篩吸附劑。
18.作為本技術中一種較好的實施方式,步驟1(a)所述分散劑更優選為peg200-peg6000水溶液中的一種,濃度為1%-2wt%,所述鋰源更優選為碳酸鋰;
19.作為本技術中一種較好的實施方式,步驟1(a)所述鈦源更優選為二氧化鈦,一次粒度10~50nm,優選為10nm;比表面60~400m2/g,優選300m2/g,所述適量水,其添加量按固體質量的20%-50wt%計,所述超聲頻率更優選為20khz-60khz。
20.作為本技術中一種較好的實施方式,步驟1所述噴霧干燥溫度為160-220℃,所述高溫致孔劑為聚醚砜、聚砜、聚芳砜中的一種,所得鈦基鋰離子篩前驅體粉體為li4ti5o
12
或li2tio3。
21.作為本技術中一種較好的實施方式,步驟b)中所述有機溶劑為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基亞砜、二氯甲烷中的任意一種;更優選為二甲基乙酰胺或二甲基亞砜。
22.作為本技術中一種較好的實施方式,步驟b)中所述的高分子材料為聚
聲明:
“高吸附容量粒狀鈦基鋰離子篩吸附劑的制備方法與流程”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