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實用新型涉及橋梁樁基施工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沖擊鉆泥砂分離出渣裝置。
背景技術:
2.在采用沖擊鉆工藝進行水上主墩樁基施工時,如果兩側主墩均位于臨江邊坡岸上,施工場地狹窄,采用沖擊鉆施工,則泥漿池設置困難。施工臨近的江河如果為重點保護水域,對水的環保要求高,泥漿處置較為困難。
技術實現要素:
3.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沖擊鉆泥砂分離出渣裝置,通過分離廢渣,使泥漿處理后循環使用,無需設置泥漿池,節省施工場地,有效避免泥漿處置造成的水環保問題。
4.為了實現根據本實用新型的這些目的和其它優點,提供了一種沖擊鉆泥砂分離出渣裝置,包括:
5.儲漿槽,其為頂面開口的方形結構,所述儲漿槽設置于地面用于儲存處理后的泥漿;
6.振動篩,其底面為篩網且三個側面均設置有擋板,所述振動篩設置于所述儲漿槽的頂面并通過振動機構驅動振動,所述振動篩未設置擋板的前側開口與所述儲漿槽的前側面平齊;
7.泥漿泵,其在所述儲漿槽和鉆孔內各設置一個;
8.泥漿管,其包括進漿管和出漿管,所述進漿管一端連接鉆孔內的泥漿泵,另一端連接至所述振動篩正上方,所述出漿管一端連接至所述儲漿槽內的泥漿泵,另一端連接至鉆孔內。
9.優選的是,所述儲漿槽的頂面設置有間隔的前支撐梁和后支撐梁,其均固定于所述儲漿槽上,所述前支撐梁和后支撐梁上均設置有彈簧,所述振動篩的篩網通過彈簧彈性連接至所述儲漿槽上,所述振動機構包括驅動軸、一對皮帶輪、電機和支撐架,所述支撐架固定于所述后支撐梁上,所述電機固定于所述支撐架頂面,所述驅動軸轉動連接至所述振動篩側面的一對擋板上,所述驅動軸的其中一外端固定連接其中一個皮帶輪,另一個皮帶輪通過電機驅動連接,一對皮帶輪通過皮帶連接。
10.優選的是,所述前支撐梁和后支撐梁上在其兩側均設置有一對彈簧。
11.優選的是,所述后支撐梁上設置有門型架,其套設于所述振動篩外,所述門型架中部設置有固定塊,所述進漿管端部固定于所述固定塊上。
12.優選的是,所述振動篩后側的擋板中部設置有內凹的缺口,其用于容納所述進漿管。
13.本實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4.1、本技術在施工過程中無需設置泥漿池,減小施工場地限制;
15.2、本技術的裝置有效改善泥漿質量和護壁效果,分離泥漿中的鉆渣,減少卡鉆,提高成孔效率;
16.3、本技術的裝置減少泥漿排
聲明:
“沖擊鉆泥砂分離出渣裝置的制作方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