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實用新型屬于無縫鋼管生產用設備技術領域,涉及一種無縫鋼管內修磨機用上料機構。
背景技術:
2.一般從鋼管廠生產出來的鋼管管內表面常有結疤、內折皺、螺紋線等缺陷,目前使用內修磨機對鋼管內表面進行修磨,在內修磨機上料時,由桁車將無縫鋼管吊運到內修磨機處,再由人工輔助將無縫鋼管進行轉運,所以增加了工人勞動強度,也降低了生產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3.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無縫鋼管內修磨機用上料機構,很好的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內修磨機上料時工人勞動強度大、降低生產效率的問題。
4.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無縫鋼管內修磨機用上料機構,包括位于內修磨機的工作臺左側的托架,所述托架和工作臺之間設置有輸送平臺,所述托架和工作臺上均設置有能夠分別升降的舉升結構,所述輸送平臺的兩端分別延伸至托架和工作臺的中部,所述輸送平臺上設置有轉運小車,所述轉運小車均能夠往復運動到輸送平臺的兩端。
5.進一步的,所述托架的左端固定有豎直的擋止桿。
6.進一步的,所述舉升結構包括兩個支架,兩個所述支架分別固定于托架和工作臺的前后兩端,所述支架上均固定有兩個豎直的液壓缸,兩個液壓缸的活塞桿端連接有橫桿,所述液壓缸伸長將橫桿升至托架和工作臺的上方。
7.進一步的,所述液壓缸的活塞桿上固定有連接座,所述連接座上開設有供橫桿的端部陷入的豁口,所述橫桿和連接座通過銷軸進行鉸接。
8.進一步的,所述輸送平臺包括平行設置的兩個l型型鋼,所述l型型鋼的下側面連接有固定于地面上的立柱。
9.進一步的,所述轉運小車包括托板、車架、滾輪,所述托板固定于車架頂部,所述滾輪轉動連接于車架的端部,所述滾輪沿l型型鋼滾動,所述車架上設置有驅動裝置。
10.進一步的,所述驅動裝置包括固定于車架上的驅動電機、連接于驅動電機輸出軸上的主動鏈輪、與滾輪連接的轉動軸、固定于轉動軸上的從動鏈輪、連接于主動鏈輪和從動鏈輪之間的鏈條。
11.進一步的,所述l型型鋼的兩端均設置有擋塊。
12.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本實施例中,可以使用桁車將無縫鋼管放置在托架上,然后舉升結構可以將無縫鋼管升高脫離托架頂面,接著轉運小車運動到輸送平臺的端部,托架上的舉升結構下落將無縫鋼管落到轉運小車上,轉運小車接著運動到工作臺處,然后工作臺處的舉升結構升高將無縫鋼管舉升
聲明:
“無縫鋼管內修磨機用上料機構的制作方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