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冷卻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燒結礦豎罐式冷卻裝置及方法。技術背景鋼鐵工業是我國能源消耗大戶,約占全國總能耗的15%,鋼鐵生產中,燒結環節的能耗位列第二,其中熱燒結礦的顯熱占燒結總能耗的40%以上,高效回收利用燒結礦顯熱,是提高鋼鐵工業能效的有效途徑之一。當前,我國燒結礦冷卻及余熱回收利用主要采用的是環冷或帶冷技術,經多方研究表明,上述燒結礦冷卻方式的余熱利用有以下缺點:①回收的余熱參數波動大,危及余熱利用系統的安全;②冷卻裝置系統漏風問題難以解決,煙塵外泄對環境污染較大,③回收的煙氣溫度也較低(一般300°c~400°c),余熱利用率偏低。此外,解決當前冷卻燒結礦的余熱回收過程中,存在的回收的余熱參數波動、冷卻裝置系統漏風、余熱回收效率低的問題,也還存在煙氣溫度較低(一般300°c左右)的問題待解決。技術實現要素: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燒結礦豎罐式冷卻裝置及方法,以便提高冷卻燒結礦回收的煙氣溫度,高效回收余熱資源,最大限度的提高燒結礦余熱回收效率。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燒結礦豎罐式冷卻裝置,其特征是:至少包括:受料漏斗、閘門、上部料倉、下部冷卻區、布風單元,在受料漏斗下半部裝了一個雙開門的閘門,裝料時打開,上料間歇時關閉,上部料倉儲存礦料,上部料倉均勻向下部冷卻區連續供給熱燒結礦,均勻分布于中間高,四周低的具有透氣功能的倒錐形布風單元上;上部料倉的燒結礦靠重力作用連續供給冷卻區,燒結礦在冷卻區形成自然堆角的料堆,這料堆與倒錐形結構布風單元形成厚度一致的料層,下部冷卻區的循環冷卻氣體通過布風單元的各通道鼓入冷卻室,對熱燒結礦進行冷卻,加熱后的循環冷卻氣體,由排煙口排出;冷卻后的燒結礦進入多組排料管道,經排料管道中段裝有針閥,排料管道下端裝有振動給料器,燒結礦經排料管道和其內的針閥調節均勻,由振動給料器定量排出。所述的上部料倉的內部有爐料通道,上部料倉的外部有煙氣匯集區的內壁,爐料通道和內壁與爐墻、爐頂和下部的爐料界面組成煙氣匯集區,在爐墻上部的一側開有排煙口,可將煙氣匯集區的煙氣引出,進入下一道工序。所述的布風單元位于冷卻區的下部,布風單元的上部中心位置帶有風帽,中心位置向四周徑向和周向分布有隔墻,隔墻使布風單元形成網格狀,每個隔墻兩側有冷卻風通道,冷卻風通道使冷卻區與布風單元下部的各氣室相連通。所述的布風單元中部由相互隔開的1個中心氣室和多個周邊氣室
聲明:
“燒結礦豎罐式冷卻裝置及方法與流程”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