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高爐風口小套。
背景技術:
2.高爐風口小套的主要作用是向高爐供風,提供燃料燃燒所需要的氧氣。在風口小套的出口處,氧和煤粉、焦炭劇烈燃燒,產生大量的熱,溫度很高,一般都超過1500℃。風口小套一般由含銅量不低于99.5%的銅合金制成,其熔點為1050℃左右,為了防止燒壞水套,在水套內部通循環水,給水套降溫。
3.近年來,隨著高爐富氧率提高,風口小套出口處的溫度進一步提高,有的已經超了2000℃,使得風口小套的出口更容易過熱融化塌陷;另外,富氧量提高后,噴煤量也隨之增加,使得風口小套的出口通道容易磨損破裂。
4.上述原因共同作用造成了水套容易出現以下3中故障:
5.(1)小套風口容易受高速噴煤的磨損,影響水套口向高爐通風,嚴重時甚至出現漏水;
6.(2)水套內部水道容易出現死角,局部高溫,容易形成局部真空至局部過熱,造成風口小套前端容易高溫融化塌陷;
7.(3)焊縫處受熱后容易漏水。
技術實現要素:
8.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風口小套出現的故障,提出一種高爐風口小套,采取的技術方案:
9.一種高爐風口小套,包括風口小套本體、水道和封板,風口小套本體以銅水灌入鑄膜形成,水道預先埋入鑄膜內,風口小套本體與水道一體結構;封板焊接在風口小套本體的出風端的端面上,水道的進水口和出水口都位于風口小套本體的進風端。
10.進一步,封板由銅板和鋼板焊接而成,封板的銅板與風口小套本體的出風端的端面焊接。
11.在風口小套本體的出風口的風道內壁設置一層耐磨耐高溫陶瓷層,耐磨耐高溫陶瓷層至風口向內的深度為220mm,耐磨耐高溫陶瓷層的厚度為0.5mm。耐磨耐高溫陶瓷層,增加了風口小套的出風口的耐磨性。
12.耐磨耐高溫陶瓷層采用噴涂或者堆焊工藝制作。噴涂或者堆焊工藝都為已知的工藝,本領域技術人員已知。
13.水道選取壁厚為3
?
5mm的銅管,水道整體呈立體錐形,由銅管經過多次彎折后沿豎直軸方向卷成錐形。在彎管過程中保證銅管不產生褶皺、破損、局部變形。
14.銅水為含銅量是98%
?
99%的鑄造用銅。
15.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16.本實用新型,水道采用銅管埋管整體鑄造,鑄造完成后水道與水套整體無縫接觸,
熱阻低,導熱效果好,流道順暢無死角。
附圖說明
17.圖1為本實用新型高爐風
聲明:
“高爐風口小套的制作方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