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試模,具體涉及一種礦山井下充填試驗用圓柱試模,屬于礦山充填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2.為了提高礦山井下充填體的強度,在進行充填之前往往需要進行模擬充填試驗,取樣進行沉縮率、泌水率等參數的獲取,實現充填體強度測試。目前井下充填體取樣主要采用鉆孔取樣或者切割取樣,進而發展為預埋試模,上述方法在取樣過程中會產生振動,對充填體試樣造成損壞,降低了試樣本身的強度,導致試驗數據失真,同時由于需要在不同層次進行充填體取樣,工作強度大、取樣時間長,制作成本高。
技術實現要素:
3.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礦山井下充填試驗用圓柱試模,解決了在取樣過程中充填體試樣容易受到損壞的技術問題。
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下述技術方案:
5.礦山井下充填試驗用圓柱試模,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以及安裝在底座上的筒體,所述筒體包括兩個相對設置的半圓筒體,其中一個半圓筒體的外壁上開設有若干用于導入料漿的進料通孔;每個半圓筒體的頂部連接有半圓形擋板,且兩個半圓筒體頂部的半圓形擋板相對設置;礦山井下充填試驗用圓柱試模還包括若干用于連接筒體與底座的連接螺栓;
6.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底座為凸臺狀,且底座的下臺部分開設有若干第一螺紋孔;每個半圓筒體的底部連接有半圓形凸臺,且半圓形凸臺上開設有若干與第一螺紋孔對應設置的第二螺紋孔,所述連接螺栓穿過對應設置的第一螺紋孔與第二螺紋孔用于連接筒體與底座。
7.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筒體的外壁上設有螺紋,所述半圓筒體底部的半圓形凸臺上連接有旋轉手柄,所述旋轉手柄的內端與半圓形凸臺固定連接,且旋轉手柄的軸線與筒體的中心線互相垂直。
8.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礦山井下充填試驗用圓柱試模還包括套接在筒體外壁上的卡箍,且兩個半圓筒體的外壁上沿圓周方向對應開設有與所述卡箍相配合的卡槽。
9.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礦山井下充填試驗用圓柱試模還包括套設在筒體外側的網罩,所述網罩的網格間距小于進料通孔的內徑。
10.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礦山井下充填試驗用圓柱試模還包括若干設置在筒體內的圓形隔板,所述兩個半圓筒體的內壁上對應設置有與圓形隔板相配合的定位槽。
11.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底座的上臺為圓柱狀,下臺為圓盤狀,所述底座的上臺部分位于筒體內,且底座的上臺沿圓周方向上套設有密封墊。
聲明:
“礦山井下充填試驗用圓柱試模的制作方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