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發明屬于二次資源回收與利用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廢舊鋰離子電池破碎料水動力分選及濕法剝離工藝。
背景技術:
2.動力鋰電池自從商業化以來,由于其具有高能量密度、重量輕、循環性能好、比容量高、無記憶效應等優點,目前被廣泛用于電動車、移動設備、通信基站、航空航天等領域,目前鋰離子電池正處于快速發展的階段。以我國為例,2017年全年中國鋰離子電池裝機總量為369.1億瓦時,比2016年增長21%,其中,三元電池總裝機量為165.6億瓦時占總裝機量的44.87%,磷酸鐵鋰電池總裝機量為180.7億瓦時占總裝機量的48.96%。如此大量的鋰離子電池使用量,由于鋰離子電池的使用壽命有限,在若干年后,必將產生大量的廢舊電池。據估計廢舊鋰離子電池回收市場從2018年開始爆發,當年即可達到50億元規模,到2020年—2023年,市場規模進一步增長至136億元和311億元。
3.與鉛酸、ni
?
mh、燃料電池相比,鋰電池的材料更加環保,但仍然含有有害物質,如重金屬銅、lipf6、有機碳酸酯等,會對環境產生嚴重污染。電解液中的lipf6具有腐蝕性和毒性,與水反應會生成hf和pf5有毒氣體;金屬銅、鋁會隨著食物鏈不斷富集,最終對人體產生危害;有機碳酸酯較難降解并且發生化學反應的產物往往是有毒有害物質。因此對于廢舊鋰電池的處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4.對于鋰電池回收的研究早在20世紀90年代就已經開始,目前主要有濕法冶金和火法冶金兩種技術路線。廢舊動力電池中最具回收價值的物質為金屬銅、鋁及正負極粉料,目前的鋰離子電池中負極石墨大多采用水性粘結劑與銅箔相粘接,正極活性物質多采用pvdf與鋁箔粘結,對于活性物質與金屬之間的脫落方式以前也有研究:中國發明cn101871048a公開了一種從廢舊鋰電池中回收鈷、鎳和錳的方法。該方法主要是采用先將廢舊鋰電池的正極材料浸入低濃度堿液中分離得到黑色粉末。該發明中使用堿溶液對廢舊電池進行處理在工業生產中很難實行,一是堿溶液需要控制好合適的濃度,不然堿溶液會與金屬鋁發生反應,導致得到的金屬鋁減少甚至產生大量氫氣對生產不利。中國發明cn102676827公開了一種從廢舊鋰離子電池中回收鎳、鈷的技術,其所用的脫落方法為加入n
?
甲基吡啶烷酮/n,n
?
二甲基酰胺對廢舊電池中的pvdf進行溶解以脫除極粉,但該種方法的脫除需要在高溫下才有好的脫
聲明:
“廢舊鋰離子電池破碎料水動力分選及濕法剝離工藝的制作方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