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礦床開采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露天采石場開采的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露天采礦在采掘工業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據統計,世界上礦產資源露天開采比重已占三分之二。近代機械化露天采礦的方法主要根據礦體賦存狀態、地形地貌條件以及剝離物的堆放位置和數量等特征加以區分。露天采石場開采中,主要的開采工藝有臺階開采方式和分層開采方式。
臺階式開采將礦巖按一定的厚度劃分為若干個水平分層,自上而下呈階梯狀逐層開采,并保持一定的超前關系;臺階式開采時,為將采出的礦巖運出采場,同時使采運設備到達作業水平,需修筑上山公路;開采過程中,將工作臺階劃分成若干個具有一定寬度的條帶順序開采;隨著臺階的水平推進使其所在水平的采場不斷擴大,新臺階工作面的拉開使采場得以延深,臺階的水平推進和新水平的拉開構成了露天采場的擴展與延深,直至到達最終境界。該方法安全可靠,靈活性大,能按實際情況選取適合的運輸方式,機械化程度高,因此其生產效率高,但基建工程量大,采掘設備要求高,適用于開采礦區范圍大、山體坡度緩的大規模露天礦山。
分層開采將礦巖按一定的厚度劃分為若干個水平分層,各水平分層上劃分礦塊,開采時無需分臺階推進,最高水平的礦塊直接爆破拋擲至鏟裝平臺,隨后爆破其下的水平分層礦塊,以此類推;各分層自上而下順序開采,分層之間保持一個礦塊的超前關系,隨著開采的同時水平推進,當推進至最終境界時整座礦山開采完畢。該方法是在不能采用臺階式開采的情況下,能夠保證開采安全的可行的開采方式,可以省去上山運輸公路的修筑,一般只需修筑挖掘機上到各分層鑿巖平臺的簡易道路,節省大量投資,但在爆破后,部分滯留在分層鑿巖平臺的礦石需要二次轉運,增加了生產成本。該方法適合開采山體陡峭,無法修筑上山運輸道路,只能在最低層鏟裝的小型露天采石場。
在開采竹筍型孤峰礦床(坡度大于45°)時,單獨采用上述任意一種方法都會遇到一些安全、技術或經濟問題。若采用臺階式開采竹筍型孤峰礦床,則難以修筑安全的上山運輸公路,同時各分層臺階難以保持一定的超前關系而存在安全隱患,而且竹筍型孤峰礦床一般生產規模較小,采用臺階式開采將增加基建成本,延長投產時間;若采用分層開采方式開采竹筍型孤峰礦床,雖然在確保安全的同時,節省了修建上山運輸公路的大量投資,但在每次爆破后,部分滯留在鑿巖平臺的礦石需要二次轉運,將大大地增加了生產成本。
技術實現要素:
聲明:
“露天采石場開采的方法與流程”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