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要求
1.適用于北方礦區生態修復的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煤基固廢、膠凝材料、發泡劑和水,其中,煤基固廢和膠凝材料的質量百分數為:煤基固廢70-75%、膠凝材料25-30%;發泡劑占煤基固廢的質量百分數為0.062-0.075%;水占煤基固廢的質量百分數為60-7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適用于北方礦區生態修復的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煤基固廢煤矸石、尾礦中的任意一種或兩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適用于北方礦區生態修復的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膠凝材料包括水泥、硅酸鈉、生石灰中的任意一種或由水泥、粉煤灰、高爐礦渣和硅灰組成的多組分膠凝材料。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適用于北方礦區生態修復的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粉煤灰、高爐礦渣和硅灰的質量百分比為:水泥41-45%、粉煤灰1%、高爐爐渣40-44%、硅灰14%。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適用于北方礦區生態修復的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發泡劑包括鋁粉和雙氧水中的任意一種。
6.適用于北方礦區生態修復的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第一步,準備原料,將煤基固廢破碎并用球磨儀球磨至80目的細粉,按比例稱取各組分;
第二步,混合原料制備漿體:將煤基固廢和膠凝材料混合于容器內,設置攪拌機轉速為2000-3200r/min,攪拌均勻后,加入發泡劑,控制整個攪拌溫度為50-70℃,繼續攪拌3-5min;
第三步,漿體注模進行發泡養護:將攪拌均勻的漿體倒入模具內,覆膜并置于70℃恒溫恒濕養護箱內進行發泡并進行養護;
第四步,發泡體脫模:在養護箱內養護8-12小時后取出發泡體,脫去模具;
第五步,制塊干燥并破碎:將脫去模具的成型制塊放于105℃干燥箱內干燥14-18h,干燥完成后取出制塊,用破碎機破碎成顆粒狀;
第六步,篩分粒徑控制顆粒級配:將破碎后的顆粒用電動篩篩分,控制顆粒粒徑范圍為1-3mm,所制即為可以用于北方礦區生態修復的材料。
說明書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基固廢綜合利用及礦區生態修復的材料制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適用于北方礦區生態修復的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我國北方地區氣候
聲明:
“適用于北方礦區生態修復的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