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要求
1.一種跟隨采礦工作面上升的裝配式天井構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對中段礦體劃分采場,施工采場兩端的人行天井、拉底巷道及放礦漏斗底部結構,在所述拉底巷道內進行出礦;
S2.在采場內部靠近兩端間柱分別安裝第一層裝配式天井,所述裝配式天井由若干工字鋼橫梁和豎向擋板構成,所述工字鋼橫梁兩端通過錨桿固定在圍巖上,所述豎向擋板固定于所述工字鋼橫梁之間,形成方桶型空間;安裝完成后,進行爆破崩礦和出礦作業;
S3.逐層安裝裝配式天井,安裝位置與采礦工作面同步上升;每層裝配式天井安裝完成后,進行爆破崩礦和出礦作業,逐步向上層擴展安裝,直至安裝至采場頂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跟隨采礦工作面上升的裝配式天井構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字鋼橫梁的長度為1.2~1.5m,厚度為0.5~1cm。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跟隨采礦工作面上升的裝配式天井構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裝配式天井的安裝位置與相鄰間柱的距離為1.2~1.5m。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跟隨采礦工作面上升的裝配式天井構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字鋼橫梁沿天井高度方向間隔0.5~1m均勻分布。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跟隨采礦工作面上升的裝配式天井構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豎向擋板的厚度為0.4~0.6cm,寬度為0.2~0.3m,長度與所述工字鋼橫梁間距相等。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跟隨采礦工作面上升的裝配式天井構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裝配式天井的下部與人行天井聯絡巷連通,上部距離頂板0.5~1m。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跟隨采礦工作面上升的裝配式天井構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每層裝配式天井的安裝高度為1.5~2m。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跟隨采礦工作面上升的裝配式天井構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場的長度為50~90m,高度為35~45m。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跟隨采礦工作面上升的裝配式天井構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礦漏斗的放礦口直徑為1~2m,所述放礦漏斗的間距為4.5~5m。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跟隨采礦工作面上升的裝配式天井構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錨桿為管縫式錨桿,長度為1~1.5m。
聲明:
“跟隨采礦工作面上升的裝配式天井構筑方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