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要求
1.一種極薄礦脈的開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S1.在待開采區域進行鉆孔勘探,初步確定礦體信息,并形成若干個與礦體連通的探礦鉆孔;
S2.將開采管路的后端設置在地面上,將所述開采管路的前端通過所述探礦鉆孔下放至礦體內;所述開采管路的前端設置有定向鉆頭,所述開采管路的后端與泵送機構連接;
S3.利用所述定向鉆頭對礦體進行鉆磨開采,形成的礦漿通過所述泵送機構運出;在所述鉆磨開采過程中,利用隨鉆數據對礦體進行精確定位并實時調整所述定向鉆頭的開采方向;
S4.待開采完成后,通過所述探礦鉆孔向采空區輸送充填料進行充填。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極薄礦脈的開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S3中,利用隨鉆數據對礦體進行精確定位并實時調整所述定向鉆頭的開采方向的步驟包括:
對所述鉆磨開采過程中的隨鉆數據進行實時采集;
根據實時采集的隨鉆數據判斷當前定向鉆頭開采的位置是否屬于礦體;
若定向鉆頭開采的位置屬于礦體,則定向鉆頭的開采方向保持不變;若定向鉆頭開采的位置不屬于礦體,則調整定向鉆頭的開采方向,直至定向鉆頭開采的位置屬于礦體。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極薄礦脈的開采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斷當前定向鉆頭開采的位置是否屬于礦體的步驟包括:
確定待開采礦體所對應的各項隨鉆數據之間的擬合關系式;
將鉆磨開采過程中采集到的各項隨鉆數據中的一項作為因變量,將采集到的其他隨鉆數據作為自變量代入所述擬合關系式中,計算出因變量的擬合值;再將所述因變量的實際測量值與所述擬合值進行對比,若誤差在閾值范圍內,則判定為屬于礦體;若誤差超出閾值范圍,則判定為不屬于礦體。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極薄礦脈的開采方法,其特征在于:待開采礦體所對應的各項隨鉆數據之間的擬合關系式根據步驟S1中所述鉆孔勘探時采集的隨鉆數據擬合得到。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極薄礦脈的開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隨鉆數據包括所述定向鉆頭的轉速、鉆進速率和鉆進壓力。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極薄礦脈的開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開采管路的外徑D1、所述定向鉆頭的直徑D2以及礦體的平均厚度L滿足如下關系:
0
聲明:
“極薄礦脈的開采方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