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要求
1.一種可控的混合型LPSO相增強鎂基復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型LPSO相增強鎂基復合材料的制備原料包括鎂-稀土合金基體、過渡金屬粉末和納米金屬增強顆粒粉末;
其中,所述過渡金屬粉末的質量與所述鎂-稀土合金基體的質量的比為1:99至3:97,所述納米金屬增強顆粒粉末的質量與所述鎂-稀土合金基體以及所述過渡金屬粉末的總質量的比為1:99至3:97;所述鎂-稀土合金基體中,稀土元素的含量為8wt%~15wt%;
所述混合型LPSO相增強鎂基復合材料中,晶內的混合型LPSO相的體積占混合型LPSO相增強鎂基復合材料的10%~50%,晶內的混合型LPSO相類型包括片狀的18R型和針狀的14H型,晶界處存在不連續分布的納米金屬增強顆粒;且,隨制備原料中過渡金屬元素與稀土元素的質量比值增加,混合型LPSO相總體積分數也隨之增加,混合型LPSO相從最開始以14H型LPSO相為主,到最后變成以18R型LPSO相為主。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型LPSO相增強鎂基復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鎂-稀土合金基體中的稀土元素包括Gd、Y、Tb、Dy、Ho和Er中的至少一種;
和/或,所述過渡金屬粉末中的過渡金屬包括Zn、Al和Cu中的至少一種;
和/或,所述納米金屬增強顆粒粉末中的金屬為與鎂基體不固溶的金屬。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型LPSO相增強鎂基復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鎂-稀土合金基體的平均粒度為60μm~100μm;
和/或,所述過渡金屬粉末的平均粒度為500nm~2μm;
和/或,所述納米金屬增強顆粒粉末的平均粒度為50nm~200nm。
4.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混合型LPSO相增強鎂基復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型LPSO相增強鎂基復合材料還具有以下特征中的至少一種:
特征1:隨制備原料中過渡金屬元素與稀土元素的質量比值增加,混合型LPSO相的分布逐漸從晶內靠近晶界位置逐漸向中心生長,且混合型LPSO相取向呈現車輪狀分布,直至占滿整個晶內,然后混合型LPSO相粗化長大;
特征2:所述混合型LPSO相增強鎂基復合材料的平均晶粒粒度不超過2μm;
特征3:所述混合型
聲明:
“可控的混合型LPSO相增強鎂基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